孩子的「顏色」發展特徵?

小小孩會辨識顏色嗎?
‧初生嬰兒是個大色盲:
剛初生的嬰兒,不僅是個「大近視眼」,還是個「大色盲」,對色彩無法知覺、分辨。這是因為初生嬰兒的眼睛尚未發展成熟,無法像成人的眼睛一樣表現看物辨色的能力。

‧四~六個月大的孩子偏好紅、黃、藍、綠等純色:
在四到六個月大時,幼兒的眼肌就已大有改善,能互相協調,孩子也能看清東西了,同時視網膜內柱狀細胞與錐狀細胞的良好發展,也讓孩子能看得見周遭的色彩;不過,孩子對紅、黃、綠、藍等純色(基本色)較敏感,淡色、中間色對他們而言,並無太大差別。父母在為孩子選購用品時,宜多選擇彩度高的基本色,以提高孩子使用興趣的原因。

‧色彩命名從三歲開始:
一般而言,三歲前的幼兒,還不能成功地配對字詞與顏色,他們經常任意配對,或用同一色名指稱所有的顏色。三歲半左右的孩子,已經可以說出三個左右的基礎色名,要到四歲以後,大部分的幼兒才能穩定辨別紅、黃、綠、橘、黑、白等基本顏色。孩子對色彩已有感覺,藍色對他來說是較沈重、不刺激的,而從紅色到綠色之間的顏色鮮豔、活潑,帶給孩子興奮、愉快的感覺,深受孩子喜愛。

‧四歲是培養孩子對色彩的敏感度的好時機:
要能真正清楚的分辨紅、黃、藍、綠等顏色,得等孩子四歲大以後。有些五、六歲的孩子,已有能力在基本的色相之前加上形容詞,例如螢光綠、淡黃、淺綠等;不過,這通常是小學階段才開始發展的能力。

幼兒的色彩偏好
從四、五歲的幼兒開始,已經出現對特定色彩的偏好了。在幼兒園裡,只要觀察孩子的私人物品,如玩具、手帕、學用品、水壺...等,便可以推測出孩子對色彩的偏好。從幼兒的畫作中,也可以觀察到他對色彩的喜好,大部分的幼兒都喜愛明亮的色彩,如紅、橙、黃、綠等,而討厭灰暗的色調。

通常作畫時,幼兒偏好以原色來畫畫,他們喜歡高彩度、單純的顏色,他們則喜歡觀看色彩豐富的畫面,認為作品的色彩越多越好。

有時,繪畫的用色也反映出幼兒的情緒,例如黃色通常象徵快樂的情緒,而棕色則與悲傷的情緒有關。

一起玩色彩遊戲
進行色彩遊戲就可以強化顏色概念,最簡單的方法是:
1. 進行顏色探索:學前幼兒正在探索色彩的階段,家長及老師可以多提供孩子接觸媒材的機會,讓孩子從玩顏料中體驗各種色彩的特質。除了一般的彩色筆、蠟筆、色鉛筆之外,較大的孩子也可以嘗試水彩或廣告顏料等流質的顏料。雖然這類顏料較不易控制,但十分適合用來玩顏色,可以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方式探索色彩的變化與組合,並將這些經驗累積起來。

2. 玩認色遊戲:爸媽可挑選一個顏色,讓孩子找出房子裡其他與此顏色相同的物品。在與孩子的日常對話中,也可以多運用「有色的字眼」來描述周遭景物。例如,一邊幫孩子穿衣服,一邊說:「你今天穿了一件淺藍色的褲子、粉紅色的衣服,還有米色的襪子呢。」讓孩子在自然的情境中學會各種色彩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