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沒有到的孩子該「修理」嗎?
幼兒的聽覺發展得相當早,甚至在出生之前幾週就具備了,出生之後神經系統的發展幫助嬰兒能夠處理外界的聲音,並瞭解其意義,成為爾後語言發展和學習的基礎。那為什麼孩子對我們的呼喊聲卻反應遲緩呢?父母不妨考慮一下下列狀況:
一、時間的不恰當:
當孩子正在玩玩具或看書時,成人常以為他只是在玩,卻忽略玩即是幼兒的工作,此時要他中斷,便是一種干擾,也易影響其專注力的培養。此外,他正專心時,自然較不注意別的聲音。而有時候孩子也會有情緒,您要求的事,他想等一下再做,或者明明是弟弟撒了滿地的玩具,卻要他去收拾,在心不甘情不願的狀況下,自然就有「懶得回答」的情形。要求是否合理,時機是否恰當,有必要進一步去理解。
二、成人的不當示範:
孩子在呼喚時,父母若經常不立刻給予回應,或不肯專心聽孩子說話,孩子當然模仿到「有聽沒有到」的行為。所以父母無論手邊多忙,在孩子呼喚時都應予回答,且在孩子「我有話要說」時,也注意地去傾聽,給予適當的反應,讓孩子學習「聽」話與「回」話的尊重,父母的以身作則相當重要。
三、聽力的問題:
有聽覺障礙的孩子較不容易被發現。實際上聽覺感應的接收是透過耳蝸的末梢聽覺神經來運作的,而有種傳音性障礙常是伴隨有外耳或中耳的障礙,原因包括耳朵不清潔致耳垢硬化堆積、異物的產生或構造不完整,此時孩子說話仍正常,卻有不適當的大音量,家長常疏忽。因此當孩子有聽力異常的現象,應帶他去做聽力檢查,期能找出正確原因,給予適當的治療。
討論了幾種可能性之後,相信您較能平靜地面對孩子不回答您的挫折感,更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觀察、關心孩子,讓彼此都有聽與說的機會,建立一種親密而平等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