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份沈溺於假想友伴的遊戲,該如何因應?
從孩子兩歲大開始,就會出現虛構性的扮演遊戲,並將自己從真實的情境中抽離,去「假裝」成爸媽或醫生等角色;隨著年齡漸增,也會將身邊事物變成遊玩、傾訴及分享的「假想玩伴」。
這種特殊的遊戲,是二到五歲孩子普遍且正常的行為表現,孩子虛擬的小伙伴,更是他發展口語能力、抒解情緒,以及學習從其他角度看事情的助力。
只是,假想玩伴也會讓孩子出現一些無法預期的反應。例如:孩子可能會將犯錯歸咎於假想友伴;或因過份沈溺於遊戲,缺乏與人的互動;至於你的女兒,則是出現了暴力型的伙伴,這種情形需要父母運用幽默與智慧加以修正。
建議您:不著痕跡地加入孩子的假想遊戲中,一起分享這位友伴的可愛與特性,透過彼此的接納與訴說,很自然的教導孩子玩遊戲的基本原則,例如:不要打人、被攻擊者需要自我保護等,讓孩子逐漸轉移攻擊性的遊戲行為。此外,獨生子女常因缺乏友伴,而傾向擁有假想玩伴;當孩子明顯反映出不快樂、孤單的情緒時,假想玩伴也成了孩子的護身符。因此,父母需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內心世界與需求,才能真正掌握孩子的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