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交友能力,該檢查囉!
人際關係的成長,不能只從單純的生理發展成熟來看,還要關切孩子的社會刺激,這些刺激包括了父母家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對外界的互動。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察、模仿,例如:爸媽對待鄰居常常親切打招呼,會邀請別人到家裏聊天,孩子耳濡目染學到待客之道。反之,如果為了打掃公共樓梯和鄰居爭不休,孩子難免就會學到類似的態度;而電視裏腥膻的暴力行為及語言,對孩子的人際能力養成,也是一大損傷,是爸媽要小心的。
交友能力順著年齡儲備
孩子的交友能力,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一些必備條件。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副研究員李駱遜指出,幼兒學習社會行為的方法之一就是觀察與模仿生活中朝夕相處的物件,在家中是爸媽家人,上了幼稚園就是老師和同儕。當寶寶進入團體生活,或準備進入團體生活之前,爸媽可以觀察一下寶寶是否已經具備下列能力。
寶寶必備交朋友能力
年齡 |
應具備的能力 | 學習重點 |
兩歲以上 | ˙會和1-2位小朋友一起玩,或表達:「我也要玩」的需求。 | ˙表達 |
三歲以上 | ˙學會以基本的人際禮儀說請、謝謝、對不起,以及招呼用語等。 | ˙表達 |
四歲以上 | ˙大致已能表達自己的感覺或想法,能有自信的加入小團體的活動或邀請同伴一起玩遊戲或搭積木等。 | ˙表達 |
五歲 | ˙能清楚的表達自己,也能專心傾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開始結交到1-2位好朋友,學會維持友誼關係的方法。 | ˙表達 |
男女互動在於個別差異
孩子是透過遊戲而結交朋友的。在幼稚園裏,的確發現男孩女孩喜歡玩的東西或方式不太一樣,但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劉慈惠老師認為,孩子互動的個別差異也蠻大的,尤其是現今父母會比較跳脫性別刻板模式教育孩子,例如,女孩可以爬樹、喜歡玩車子也沒關係,也能接受小男生喜歡玩洋娃娃。所以,她認為在友伴選擇的部分,父母不太需要去強調性別差異。
孩子也需要建立認同感
有些研究觀察指出,男生常以打鬥遊戲互動,而女生則藉由同樣的服飾來反映彼此的認同及親密。針對這個現象,劉慈惠以之前在美國居住時的例子解釋:「幼兒會有他們彼此認同的方式,例如美國的學校有時會將學童這樣社會發展歷程的特性及需求,反映在學校的教學措施中,算是寓學于樂的一種方式吧,例如宣告某日為『red day』,當天全校小朋友都要帶一個紅色的東西,或者『hat day』,就是每人都要頭戴帽子來上學。在那樣的活動中,通常有些好朋友就會很興奮地相互商量、約定要如何一起行動。那種同儕間以物品、行為來產生認同感,似乎是人類每個階段都會有的需求,只是在形式上或表現上可能有所不同。」
以打鬥作為群體的認同感,或透過打鬥來建立友誼,是否不宜?可能要看他們的程度而定,如果只是在遊戲角、裝扮角、不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某個程度範圍內應是無妨的;老師也可以就班上幼兒的特性與需求,化被動為主動,設計安全的體能活動,讓小男生充沛的精力有適當運用、消耗的機會。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幼童之間的打鬥遊戲一開始是打著好玩,可是打到最後卻變成打真的了,所以爸媽和老師都需要教導孩子肢體遊戲的界線,例如:不能攻擊頭部、眼睛、性器官等等。
氣質寶寶,內外能力兼顧
幼稚園裏,很明顯可以看到孩子間友伴關係的形成,當他們在一個新的環境相處一段時間後,就開始形成小群體。
歸納起來,影響孩子在群體中受歡迎度的特質不外乎個性、外觀、自理能力三大項,擁有22年兒童與親職節目策劃經驗的漢聲電臺主持人吳沂家也發現,一起上節目的孩子,從他們的互動中可看出特質差異對友伴關係的影響,受歡迎的是:有禮貌、大方、會分享;而讓其他孩子討厭的是:擺臭臉、髒兮兮、作怪動作、愛生氣、愛告狀、搶著當老大。這些描述,和研究指出的特質完全穩吻合,值得家長放在心上,作為教養孩子的指標。
(本文摘錄自《學前教育》,文/黃美湄)
※延伸閱讀
寶寶交朋友關鍵技巧
交朋友,不簡單!~談幼兒友伴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