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玩出語言力
一般文章
  • 最近媒體如火如荼地討論幼兒全美語學習的問題,大部分家長主張越早學習越好,以免以後說英語有口音。有些家長雖不見得贊同,但是看到別人都這樣做了,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也不得不跟進。究竟什麼時候學英語最好,我覺得應該從理論上和實務上來看,目前流行的看法中有一些頗待商榷。 第一,雖然語言學習越早越好,它一定要有配套措施、有恰當教材,才不會徒勞無功或甚至得到反效果。母語的學習的確有所謂的「關鍵期」(其實心理學家不喜歡用關鍵期這個名詞,比較喜歡「敏感期」,因為後者彈性比較大)。 more
  •   「我家妹妹,只要不順她的意,就會開始大哭大叫…」   「我家的弟弟,生氣也叫、高興也叫,隨時會聽見他在尖聲大叫…」   您家裡是不是也有一位喜歡提高分貝的聲樂練習家咧?是不是也常冷不防的,就被孩子的叫聲,弄得神經緊張、頭皮發麻?究竟小寶寶的驚聲尖叫,想表達什麼?媽媽又應該如何處理,才不會讓自己一同陷入憤怒的情緒呢? more
  • 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閱讀是靠是大腦的很多區域合力來完成任務,因此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就是讓他擁有一輩子的好工具。 一位家長在我演講完後到講台前來問:「新加坡為什麼要求父母在孩子18個月大時,就要唸書給孩子聽?他又聽不懂,唸了不是白唸嗎?」很多父母臉上也有同樣疑惑的表情。其實只要是教孩子,都不會白費力氣的。 more
  • 第一次聽到「嬰兒手語」的爸爸媽媽,心中一定有不少的疑問「什麼是嬰兒手語呢?其實嬰兒手語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複雜,甚至我們已經認識了,回想一下,在寶貝還沒有說「字」之前,他在不知不覺中會搖搖頭表示不要、不喜歡;會揮揮手表示掰掰,甚至用小手手抓個飛吻送給你。這些熟悉的動作,其實就是「嬰兒手語」,當孩子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就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我們溝通。本週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嬰兒手語吧! more
  •   對許多剛上一年級的學童而言,獨立寫出一些東西是很具挑戰性的。可以從一個很熟悉可以掌控的主題開始,告訴兒童要寫出一本關於自己的書,解釋一個工作正在進展中的概念。提供小朋友紙張跟檔案夾,好讓他們把自己的成品保留起來。告訴他們,當完成所有的頁數時,可以組合成一本書。告訴他們還沒有使用的檔案放在哪裡。 more
  •  當寶寶學會說話前,是否可能嘗試用手勢表達他的意思呢?國外學者發展出的「嬰兒手語」,提供了親子互動的另一種可能性。但「嬰兒手語」究竟是什麼?每個孩子都能學嗎?對親子互動又能有什麼幫助?本文將藉由一位醫生爸爸親身學習「嬰兒手語」的歷程及育兒經驗,與您一起分享另一種親子互動的樂趣! more
  •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語言啟蒙老師!若是父母自我評估英文能力還不錯,其實就能試著在家中與孩子一起學習英語。而在家學習英語的好處,就是希望孩子能夠輕輕鬆鬆、沒有壓力的學習,進而能夠喜愛英語、活用英語。因此,只要父母多用點心,在生活中運用一些遊戲技巧,就能讓孩子達到快樂學習語言的目的。  您已經躍躍欲試,想要準備自己教孩子英文了嗎?來吧!試試本次特別企畫提供的遊戲方式,和孩子一起來「玩」英語吧! more
  • 注音符號」的學習一直是家長所關注的話題,以往大家關心的層面總在於幼稚園該不該提前教,本文將進一步探討注音符號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為何?學習注音符號需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希望在各方「不同的聲音」中,家長們能以新的眼光看待「注音符號」這項語文工具。 在孩子即將入小學的當兒,注音符號的學習,是家長最關切的事,雖然教育當局一再表示教注音符號是國小老師的事,但幼稚園偷跑的不在少數。教育當局引用專家談話及研究數據,以學前幼兒不適於學習注音符號,且幼稚園錯誤的教學會造成未來學習困擾為由,呼籲幼稚園不要偷跑,幼稚園卻認為孩子或多或少已具備了某些學習能力,早些學習可以避免孩子一進小學飽受折磨,雙方各說各話、壁壘分明。於是家長夾在各種說詞中間,心中怕怕,孩子則只有任人擺佈,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 more
  • 新流行的phonics教學法,對以英文為母語的小朋友很重要,對以中文為母語的小朋友更重要。因為,phonics讓中國小孩從閱讀故事中,認識英文字母的發音規則,使解讀英文更有效率。 more
  • 從一歲半開始,是寶寶命名大爆炸的時期,他會非常喜歡指名認物,還喜歡重複你讀的字詞,例如「蝴蝶」、「花」,並且樂此不疲的指認書上圖畫和實際的物品。甚至在當一本書聽了很多次之後,他還可以在大人唸到一半時,...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