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原本喜愛的遊戲,怎麼不玩了呢?
認知發展是影響孩子遊戲行為的最大因素,國外研究者在觀察了臺灣與美國等地的學齡前幼兒遊戲行為後發現,心智愈成熟的孩子,他的遊戲行為也會愈複雜。研究幼兒遊戲行為的以色列學者史米蘭斯基(Smilansky, S)以兒童認知發展的觀點,將孩子遊戲方式分齡切成以下4類:
0∼2歲:功能性遊戲
爸媽會發現,每當抬起寶寶的腿,重複地跟他玩踩隱形腳踏車的時候,孩子總是笑得樂此不疲;而即使寶寶還不會說話,也總對於模仿你的發音感到百玩不膩。這種不斷地重複某個單一動作,就是功能性遊戲。由於2歲前的孩子仍在練習如何讓自己的肢體動作更流暢,因此功能性遊戲最常出這個階段。此外,大一點的孩子在練習新的動作技能時也會出現這個遊戲特徵。
推薦的玩具:手搖鈴、球、形狀套套桶、積木、推拉車、能讓寶寶爬進爬出的紙箱隧道、彈跳床等。
2∼6歲:扮演性遊戲
相信爸媽一定看過孩子模仿你做菜的模樣,或是餵洋娃娃吃飯的樣子。這種轉換自己或他人的角色的動作,就是扮演性遊戲,像是假扮醫生幫玩偶打針、演出故事書的情境都包含在內,是2∼6歲孩子常出現的遊戲特徵。
推薦的玩具:娃娃、模擬餐具、模擬針筒與聽診器等。
2∼7歲:建構性遊戲
從孩子過完2歲生日起,爸媽將發現,他經常會帶給你許多出其不意的驚喜。無論是用積木蓋的高樓、黏土作成的熱狗、甚至是用樹枝畫出爸爸的臉,這種有目的地創作,就是建構性遊戲,2∼7歲孩子常出現的遊戲特徵。
6歲以上:規則性遊戲
這是6歲以上孩子的主要遊戲特徵,此時已能了解並接受規則,像是玩撲克牌、跳棋等。
推薦的玩具:撲克牌、跳棋、賓果遊戲等。爸媽在提供孩子遊戲的環境與玩具之餘,別忘了還要多鼓勵他的遊戲行為,並適時引導,才能讓他的遊戲能力更上一層樓。
遊戲模式,隨著年紀不斷改變
很多爸媽常會擔心,孩子都自己一個人玩,不參與別人的遊戲,不然就是喜歡在遊戲團體中走來走去,究竟是不是有問題?其實,孩子並不是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而是他正在觀察別人如何進行遊戲;孩子並不是不喜歡和別人玩,而是他仍在試驗自己在玩的遊戲究竟還有哪些玩法與驚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