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生活方式壞了體力

爸媽回想自己成長的年代,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生活環境的確不一樣了。現代生活裡有日新月異的發明,有很多便利的工具,讓我們減少了辛苦的勞動,但是爸媽或許沒有注意到,這些舒適的「便利」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孩子也跟隨著我們養成「坐式生活」習慣,連遊戲的方式也變得靜態許多,難怪有人形容以前的孩子好比土雞,現在的孩子都像飼料雞一樣。
讓我們來檢查一下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是不是也落入「坐式生活」的陷阱呢?

陷阱1 過於仰賴便利的生活
日本的調查發現,女性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齡,從1975年的25歲提高到2011年的30歲。他們在成為父母之前已擁有豐富的外食、購物、旅行經驗,在孩子出生後,如果習慣於原有的生活,或並不打算為了孩子而改變,孩子很可能就隨著大人在追求便利與享樂的生活中長大,從小缺乏勞動的習慣。
在台灣,結婚年齡延後造成生育年齡相對延後,同樣也面臨上述的問題。這一代的父母,出門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使得孩子走路的機會減少;居住環境常見方便的電梯,孩子減少了爬樓梯的機會;家電器有很多只需用遙控器啟動,使得在家中走動做事的頻率也降低了;洗衣服、洗杯盤有機器代勞,不必費力;買東西有鄰近的便利商店和宅配,不必親自前往、提重物行走……。

→ 比比看 你家的生活有幾件相近?
如果你家也是屬於過度仰賴便利工具的生活模式,小心你和孩子的活動機會已被剝奪囉!


陷阱2 宅在家裡,戶外遊戲減少  
過去的生活裡,童玩或遊戲都和自然素材息息相關;現代兒童,不論鄉村或城市,到處有文明的足跡,電視、電玩遊戲機、電腦遊戲等文明的休閒工具占據了大人的生活,更侵入孩子的生活,相對之下當然就剝奪了他們往戶外盡情跑跳的機會。
文明加重了人口集中的現象,使得居住和活動的空間縮小,並導致住屋高層化。而台灣在公園綠地不足的情況下,滿足幼兒整個身體的大肌肉活動,如:跑、跳、投擲、攀爬等的兒童遊戲場所,也明顯不足。
雖然有些活動場所由戶外移到室內,同樣可達到活動身體的功能,但卻欠缺了與自然空氣和陽光接觸的益處。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活動身體、在戶外玩耍是非常重要的。日本的調查指出,2011年3月福島的第一核能發電所發生事故後,福島的孩子們在戶外遊戲及校外活動的機會受到限制,因此出現了各種問題,包括:體力下降、運動能力變弱、體重增加(有肥胖傾向),就連抗壓性、溝通能力都變低了,可見活動身體和戶外遊戲,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是多麼重要。

→ 想想看 你和孩子多久到戶外玩一次?
有沒有讓孩子在草地上盡情地奔跑、讓他接觸沙、土、水這些自然的遊戲素材呢?

陷阱3 鄰里信任不足,行動受限
有些爸媽則是顧慮到交通意外事故多、擔心陌生人誘拐孩子,或是不在學區或住家附近上學、路途較遠,或是因為大人太忙了、時間不允許等因素,更刻意減少孩子走路或外出活動的機會。
當娃娃車到家門口接送小孩,或由爸媽負責開車接送孩子的情況,逐漸成為社會的風氣或常態時,孩子自己步行的時間就減少了,他們不僅連每天走路上下學的機會都沒有,甚至在社區中庭活動,爸媽也不見得放心,於是大部分的時間只能待在家裡玩靜態的遊戲,長期偏向靜態及近距離的活動,使得孩子們的大肌肉動作不如以往的孩子,視力問題也浮現。

→ 找找看 
你的身旁一定有志同道合的家庭可以結伴活動,
互相照顧。尤其是全職媽媽,千萬不要把孩子和自己孤立在家中。常常帶孩子走出家門,孩子得到的不僅是體力而已。

孩子的遊戲,今昔大不同
爸媽們的童年 現在孩子的童年
男孩子
棒球、牌卡遊戲、捉迷藏、足球、
軟式棒球、捉鬼遊戲、建秘密基地、
單槓、腳踏車、團體遊戲 男孩子
遊戲機、電視遊樂器、卡片遊戲、足球、
棒球、捉鬼遊戲、腳踏車、閱讀
女孩子
捉迷藏、跳橡皮筋、踢罐頭、跳繩、
捉鬼遊戲、扮家家酒、躲避球、單槓、
腳踏車、團體遊戲

女孩子
遊戲機、電視遊樂器、畫畫、閱讀、
跳繩、單輪車、捉鬼遊戲、腳踏車、
躲避球、羽球

◎ 取材自《母之友》2013年10月號 ,郭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