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觀察孩子的體力?
健康體適能是觀察指標
體適能有競技層面和健康層面的定義,狹義的競技體適能是指與特殊技能有關的身體表現能力,例如:平衡、協調、爆發力、敏捷性..,通常和奧運等各種競賽項目有關;廣義的體適能又稱為「健康體適能」,是指一個人的體能狀態,包括:柔軟度、心肺耐力、肌力與肌耐力、身體質量指數BMI等要素。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生病、有氣無力,或是走幾步路就喊腳痠走不動,或是不想到戶外遊戲、成天懶洋洋的,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來,那就表示孩子的體能狀況不理想了。
幼兒階段強調動作發展
年幼的孩子並不需要接受嚴格的體適能訓練,如:短跑、仰臥起坐、體操等,但及早接觸、參與適合年齡的體能活動,如:伸展操、騎車等,的確有助於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培養出良好的體能,提高生活品質。
對於幼兒來說,強調動作發展,以「動作技能」(motor skill) 一詞替代「體適能」或許更為合適。在幼教課程新課綱中,也是強調以動作發展為基礎,基礎沒做好,其他更具技巧性的訓練是有困難的。
「動作技能」是指一個人能做出正確、有效、平順、協調良好的身體動作來達成目標的一種能力,如:繫鞋帶、畫圖、運筆能力都是。動作技能的發展不僅要掌握時間、空間,協調不同的肌肉、關節,還需要手腦並用。孩子在練習身體動作的過程中,不但能慢慢增強體力,讓身體的穩定性、移動性和操作性都能更精進,包括情緒、人際互動和認知學習能力也能一起提升。
以「健康管理」概念看待
爸媽關注孩子的體力與運動,絕不是要訓練孩子在極短秒數內跑完20公尺、在10分鐘內投進幾個籃球。嬰幼兒時期的身體活動,不僅是促進動作發展的關鍵,也是孩子認知外界及探索自我的重要媒介;規律且充足的運動更可幫助孩子維持骨骼、肌肉與關節的健康,也有利於心肺功能的運作。因此,現代的爸媽要學習用「健康管理」的概念來看待孩子與自己的體力,期許明天比今天更進步,而且更有活力。
健康體適能4要素
體適能較好的人,不但能應付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衝擊和負荷,不易疲勞,還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它包含以下要素:
心肺耐力:包括心臟、肺臟、血管等系統的機能,也就是把氧氣供輸到全身的系統,可讓我們在較長時間的運動狀態下也不易疲倦。
肌肉耐力:包含肌力與肌耐力。肌力好就能跑得快、跳得高、投得遠、提得重;肌耐力佳,動作進行的時間就能持久、進行的次數也增加。
柔軟度:有助於身體的伸展與協調性,以及避免運動傷害發生,影響因素包括關節、肌肉、肌腱、韌帶及軟骨組織等。
身體組成:即一般測量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指體內的肌肉、骨骼與脂肪,應維持在適合年齡的比例,才能使體能達到最佳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