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書籤: 貼到Facebook 貼到推特(twitter) 貼到噗浪(plurk)

 

 

 

孩子為什麼愛動手動腳?

 

爸媽除了在發生攻擊行為的當下即時處理之外,平時也要用適當的態度及言語和孩子或他人互動,讓孩子真正體會,並不是「動作大」或「聲音大」就能解決問題。

睿睿和媽媽到鄰居小平家去玩,小平原本很開心的拿出自己的玩具跟睿睿一起分享,後來睿睿拿起小平最愛的組合積木把玩,小平急得伸手想要搶回來,拉扯間竟失手將已組合好的飛機扯壞!小平生氣的握著拳頭朝著睿睿身上用力猛打,突如其來的粗暴舉動,不僅讓睿睿嚇了一跳,連在旁邊的大人們都愣住了。

幼兒間發生衝突在所難免,一般頂多是輕微的吵架或打鬧,稍加安撫即可,但如果是出現這種出手較重的攻擊行為,爸媽不僅是對被攻擊的孩子深感抱歉,恐怕更擔心打人的孩子是否有暴力傾向的問題。如果你的寶貝也是一個火爆小子,動不動就以激烈手段解決不如意的事,那該怎麼辦呢?

孩子的攻擊行為有不同方式與原因
以一般的認知而言,攻擊行為是指對他人施以暴力,造成對方身體或財物的損傷;但由廣義來看,攻擊行為還泛指會造成他人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各種行為,因此,除了打人、推人、踢人、咬人、拉頭髮等肢體動作以外,言語上的叫罵、恐嚇、嘲笑等,也都算是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還可分為下列幾類:

●依攻擊的性質分
敵意性攻擊:針對特定對象,目的是讓對方受到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是一種懷有敵意的攻擊行為。例如:小平對睿睿生氣,所以攻擊睿睿。
工具性攻擊:並非故意傷害被攻擊者,只是以攻擊為手段,目的是想得到利益。例如:因為想得到對方手上的東西而攻擊對方。

●依攻擊的方式分
直接攻擊:對欲攻擊的對象直接施以身體或言語上的傷害。例如:小平認為睿睿搶了他的玩具,所以直接推打睿睿。
替代性攻擊:不直接攻擊對方,而攻擊其他人或破壞物品。例如:因為被媽媽責罵,而以摔東西或欺負動物來發洩怒氣。

攻擊行為隨性別與年齡而有差異
孩子的攻擊行為,會隨著性別、年齡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都認為男生比女生容易有攻擊行為;而2~4歲主要是身體的攻擊,之後就會漸漸轉變成較多的言語攻擊。

●男生動手,女生動口
許多研究指出攻擊行為是有性別差異的,男生的攻擊傾向和反應強度比女生要高,而且這樣的差異早從大約2歲時就已顯現。另外,攻擊的形式也有男女之分,男生較多身體攻擊,女生則較多言語攻擊。這些差異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外,應該和女生表現出攻擊行為,會比男生受到更多的社會壓力有關。

●你不給我,我就推你!
2歲以前的幼兒,由於認知能力較有限,而且和他人的互動較少,所以雖然可能會有搶東西的行為,但並沒有攻擊的想法。2歲以後,與他人的互動漸增,但卻仍很「自我中心」,不會考慮到他人,對事情的反應很直接,如果想要某樣東西,可能就用搶的。這時期是以「工具性攻擊」為主,也就是目的在獲取好處,而不是故意傷害他人。4、5歲以後的孩子,因為已經愈來愈了解行為的意義,也對行為與結果的關係有自己的解讀,所以是以「敵意性攻擊」為主,也就是刻意想要讓對方難過或受到傷害。

●動口多了,動手就少了
3、4歲是孩子攻擊行為的高峰期,因為年幼的孩子在面對衝突的情境時,反應都比較直接,也較不懂得與他人溝通協調。而隨著心智與口語能力的增長,孩子漸漸發展出同理心,能夠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且也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可以用口語來解決問題,所以隨著年齡漸長,攻擊行為就會愈來愈少。

雖然攻擊行為可能只是孩子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現象,爸媽不必太擔心;不過,有些孩子的攻擊行為是長期持續,甚至愈來愈嚴重,因此,爸媽仍應注意孩子的行為狀況。
當下處理孩子的攻擊行為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除非是想故意引起大人注意,並沒有造成傷害的疑慮,否則爸媽應該立即制止,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爸媽可先將孩子帶離現場,給他適當的空間,讓情緒得以緩和。然後再試著和孩子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及孩子的想法,糾正孩子對他人行為的錯誤歸因,打開孩子的心結。

爸媽可視情況給予適當的處罰,剝奪孩子某些權益,例如:取消出去玩的權利,或是減少看卡通的時間等。處罰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原則是要清楚明確,讓孩子容易遵循,而且爸媽要確實執行,也要避免出爾反爾或彼此的教養態度不一致。

在平常生活中示範正確態度
無論是過度縱容或高壓的教養態度,都可能養成高攻擊性的孩子。爸媽如果對孩子太過溺愛,造成孩子的任性及自我中心,當孩子在外受挫時,就容易因無法接受挫折而產生攻擊行為。而如果爸媽是採取權威式的教養,甚至不時施以體罰,更會讓孩子學習到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所以適當的教養方式是相當重要的。

●良好的言行示範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如果爸媽本身相當情緒化,容易發脾氣,或是經常吵架,使用粗暴的語言,孩子都會耳濡目染,變成傾向用同樣的方式與人互動。所以爸媽應盡可能維持溫暖的家庭氣氛,大家都能用理性、體諒的態度互相對待。另外,影音媒體的暴力污染也可能是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原因,爸媽也必須注意孩子接收的內容是否恰當。

●教導孩子與人相處的技巧
年幼的孩子出現攻擊行為,往往是因為社交技巧不足,無法用適當的方式處理與他人的衝突,所以爸媽應該多教導孩子尊重別人、遵守規則、分享、輪流、等待、溝通等人際互動準則,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提供發洩體力和紓解情緒的管道
讓孩子有適度的體能活動,發洩過剩的體力,或是用繪畫或勞作等方式來宣洩情緒,也是減少孩子攻擊行為的方法。另外,爸媽還可以教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技巧,例如,覺得生氣時,先把頭轉開,把手放到口袋裡,然後做幾次深呼吸等等,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立即的處理當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爸媽平時就要做出好榜樣,用適當的態度及言語與孩子及他人互動,讓孩子真正體會,並不是「動作大」或「聲音大」就能解決問題,其實「以理服人」比「以力服人」更能夠獲得他人真心的尊重。

 
 

 

 
 

 

本篇文章讓你覺得?

 

投票結果

 

內容普通、只是一般的資訊
內容沒有幫助

 

 

有幫助 普通 無幫助
 
 
 
讀完本篇文章你還想找?     

 

 


  你好, 回小窩,(登出)

 

 
貼到funP網路書籤 貼到HEMiDEMi網路書籤 貼到MyShare網路書籤 貼到UDN網路書籤 貼到Google書籤 貼到Yahoo!MyWeb 貼到Del.icio.us書籤 貼到Windows Live Favorites 貼到Facebook 貼到噗浪(plurk) 貼到推特(twitter)

 

 

 

 

 

 

小編的話:下週就是端午節了,「哎,現在越來越沒有過節的氣氛了!」相信你一定也曾有過這種感覺。 其實,讓孩子感染過節的氣氛,覺得自己「真的」在過節並不難,只要您多用點心,相信孩子就能感受到我們中國人所獨有的端午佳節滋味了! 名人教養分享

 

 
 

 

 

護友心切,孩子出手打人!
 

網友問題:
  我兒子讀中班了,他很喜歡他的好朋友,最近老師告訴我,他在學校會為了護著好朋友,而排斥及攻擊其他小朋友,造成他的人際關係很差,我該怎麼幫助他呢?

 

專家回覆:信誼基金會

  孩子從二歲半開始,友伴就成為家庭成員之外,對他最具吸引力的對象。從那時起,朋友的重要性及影響力,隨著年齡的成長而逐漸加深,到青少年階段到達最高峰。

  孩子們的人際關係相當微妙,有自己獨特的選擇與判斷力,可能會形成「死黨」或「死對頭」兩種相去甚遠的友伴關係。而孩子率真的天性,使他們對自己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