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注意力的實用策略
一個人要能專心,其實牽涉到很複雜的機制。雖然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內在和外在因素實在不少,但我們可以歸結出「人」還是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最終關鍵,而「爸媽」在增進幼兒專心度的過程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學「問候」,開啟社會化能力
一個善意的問候,不僅能打破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也是孩子發展社會化能力時,比較容易學習的課題。爸媽該如何創造學習的機會,並且有效地引導孩子呢?
運動.飲食.寵物 養出好心情
孩子和大人一樣需要安適的狀態。一般人多半重視孩子外表可見的健康,卻常忽略心理的健康。養出好心情的行動並不難,爸媽只要從每天簡單的正確運動和飲食做起,就能讓孩子和自己擁有好心情;喜歡養寵物的爸媽,還可以善用毛小孩來療癒家人喔!
教出有抗壓能力的孩子
研究指出,從小愈是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以後對失敗愈沒抵抗力。該怎麼做才是磨練孩子韌性的好方法呢?以下透過具有臨床經驗的心理師和第一線的幼教老師分享他們最常見到的案例,並提供引導孩子的方法,幫助爸媽用對的方法,教出有抗壓能力的孩子。
不要做討好孩子的父母
在孩子智慧開啟之前,父母必須擁有某種程度的權威才能教好孩子的習慣;當孩子可以講道理了,父母更要讓他明白做某件事會有的後果,傳承自己的經驗給孩子,而不是只想討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