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書籤: 貼到Facebook 貼到推特(twitter) 貼到噗浪(plurk)

 

 

 

培養小小孩的道德觀

 

孩子在出生至三歲之間是屬於「無律期」,完全依循自己的需求與喜好,根本沒有道德與規範的概念,逐漸長大後,才學會根據「爸媽會不會生氣處罰」作為事情好壞的判準。所以,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做了再說,常常會犯規。

三歲之後,孩子的認知發展較成熟,開始瞭解了家中及社會中的一些行為規範,也逐漸會遵守規則。因為對於規範有了初步的概念,如果自知做錯事之後,會因想要逃避責任、避免處罰而編造謊言。此時,3-7歲之間屬於「他律階段」,會傾向於權威、會服從父母,也會擔心被處罰,在此年齡尚且缺乏道德上的自律與自省能力。

在7歲之後,方才進入「自律階段」,這時,孩子瞭解自律能力增加,也學會和別人合作,道德觀念與成人逐漸相似。

培養是非道德觀4 Tips

孩子的道德觀念主要是來自大人所定下的「規矩」、或是父母示範出來的「行為」。

1.重視身教:
孩子的眼睛總是在觀察,而且會模仿觀察到的行動。與其引經據典強力灌輸孩子要幫助別人,倒不如從身教著手,參加慈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如此,不須耗費太多唇舌就能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

2.明確的解說:
在孩子做對或做錯事時,要用孩子能懂的簡單語言,明確的告訴他獎勵或懲罰理由,讓他學習正確的是非判斷原則。

3.善用獎懲:
幼兒通常是「以結果論是非」,倘若爸媽善用獎勵和懲罰,在好的行為之後給孩子立即獎勵(譬如紮實的擁抱),做錯事時限制孩子喜歡的活動(比方當天禁止溜滑梯),應會得到不錯的功效。

4.以故事書和機會教育:
故事書經過作者的佈局,比起生活事件,通常意義更加鮮明,而且又有圖案輔助,孩子比較容易理解。建議爸媽先從故事書著手,等孩子在生活中發生類似事件,再幫助孩子融合故事與生活,並一起討論加深印象,相信會得到不錯的效果。

 
 

 

 
 

 

本篇文章讓你覺得?

 

投票結果

 

內容普通、只是一般的資訊
內容沒有幫助

 

 

有幫助 普通 無幫助
 
 
 
讀完本篇文章你還想找?     

 

 


  你好, 回小窩,(登出)

 

 
貼到funP網路書籤 貼到HEMiDEMi網路書籤 貼到MyShare網路書籤 貼到UDN網路書籤 貼到Google書籤 貼到Yahoo!MyWeb 貼到Del.icio.us書籤 貼到Windows Live Favorites 貼到Facebook 貼到噗浪(plurk) 貼到推特(twitter)

 

 

 

 

 

 

 

小小年紀為什麼「撒謊」?
 

網友問題:
  我的孩子一歲九個月,最近學會說「便便」、「真的」,只要他一開口,我就會帶他上廁所,可是,有時候他坐上馬桶東看看、西摸摸,並沒有拉出來。我漸漸發現,他想去浴室玩的時候,會以這兩句話為藉口。難道這麼小的年紀已經開始撒謊了嗎?如果不帶他去上廁所,會不會影響大小便訓練呢?

 

專家回覆:信誼基金會

  養孩子,除了照顧他,還得揣摩他的心思,稱得上是挑戰十足。在處理孩子真真假假的行為時,父母們彷彿在鬥智呢!

  孩子學會口語的表達,是十分可喜的事。您在建立孩子大小便的習慣時,當孩子一有表示,立即產生行動,帶他上廁所,確實能讓孩子對「語言」、「行為」有深刻的聯結,使他很清楚如何表示就能上廁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