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用眼好習慣,請你跟我這樣做
後天近視的發生,雖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詳細機轉,但是太長時間的「連續近距離用眼」絕對是重要的關鍵之一。因此,要保護好小朋友的視力,重要的關鍵就是八字口訣──多遠少近、時間中斷。
兒童調節力強,看遠看近都清楚
小朋友的睫狀肌調節力特別強,可以配合當下的用眼方式,改變水晶體的形狀與曲率。即使眼球處於遠視的度數下,小朋友仍然可以輕輕鬆鬆看清楚很近的東西。舉例來說,對遠視100度的大人來說,如果讀書看報時靠得太近,就會相當吃力,但是對遠視100度的小朋友,即使把書拿到眼前10公分,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這是小朋友與成年人眼睛重要的差異之一。因此,大人會因為老花、太近看不清楚,而自然地把東西拿遠一點看;相反地,小朋友因為遠近都看得清楚,如果沒有適度的保持距離並養成習慣,很容易就會靠得太近。
兒童「人小手短」要小心越看越近
再者,小朋友與大人的用眼習慣還有一個差異來源,就是身高的因素。以大人的身高與手長來說,就算有點彎腰駝背,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都能輕輕鬆鬆地超過35公分、甚至40公分。但對小朋友來說,由於「人小手短」,就算是用力的挺直身體、雙手伸直,都只能勉強達到30~35公分。這種用盡全力的姿勢自然不可能維持太久,一定會漸漸放鬆變成「懶骨頭」而「越看越近」。
充足燈光、適當桌椅加上正確姿勢
要如何避免這種情形呢?燈光和桌椅的選擇就很重要了。
燈光照度必須適中,照度太低容易因看不清楚而拉近距離,照度太亮也會容易產生眩光與反光。依據CNS國家照度標準以及國民健康署的建議,寫字讀書時,照度要在350~500 lux之間(註),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自己準備一個簡單的照度計,測量家中小朋友在各種活動範圍的照度是否足夠。
其次,書桌跟椅子的高度也是關鍵。書桌過高或椅子過矮,眼睛離桌面自然太近;但書桌過低或椅子太高,則容易彎腰駝背、後背懸空。那要怎樣的距離才適當呢?爸媽可以把握另一個口訣「腳踏實地、往後靠背、手肘平放」。第一,椅子的高度要讓小朋友能踏地,若椅子太高,建議要擺個椅凳,而且坐椅子時一定要正坐、往後靠椅背。第二,桌椅的相對高度,要讓小朋友的前臂能自然平放在桌面上,不宜過度懸空或彎曲。如此才能使小朋友的閱讀寫字保持30公分以上的恰當距離。
書籍字級要夠大,握筆姿勢要正確
現在大家都在鼓勵孩子多多培養閱讀習慣,這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們要幫小朋友盡量選擇字級大小適中的書籍。因為字級過小的書籍,小朋友常會不自主的拉近閱讀距離。
當小小孩慢慢長大,開始學寫字時,又會有另外一個問題出現,就是握筆姿勢。小朋友握筆通常都會握得太低,或者筆太垂直,使得眼睛無法從正上方看到寫字內容,所以就會很容易出現歪頭的動作,如此也容易導致近視、甚至視差。
用眼距離越近,持續時間就要越短
另外一個重要關鍵就是:時間中斷。特別是年紀越小的孩子,因為身高不夠高,就算盡力挺直身體,也沒辦法離書本太遠,因此連續用眼的時間一定要越短越好。打個比方,近距離用眼就像烤肉一樣,書桌像炭火,眼睛像肉。當肉離火越遠,就算烤一陣子都可能只有溫溫的;但肉離火越近,兩三下肉就焦了。因此距離越近,時間就要越短,絕對不可以用一樣的時間標準,應用在不同的近距離活動上。
保護視力原則:多遠少近、時間中斷
綜合以上的各個細節,都是環繞「多遠少近、時間中斷」,通常我會建議每30分鐘,要往遠凝視5~10分鐘,只要能把握這個重要觀念,相信就能夠好好維持小朋友寶貴的視力。
我在門診中,常常會花時間討論一下小朋友有哪些近距離用眼行為,比如說:看手機、用平板、閱讀、寫字、剪紙、畫畫、拼豆或玩積木(這項家長最常疏忽!)等,都是要特別注意小心的,反而保持距離、適當地看電視,對控制近視是有幫助的。此外,研究發現:適當的戶外活動,對於控制近視也有相當的幫助,鼓勵爸媽假日時多與孩子到戶外踏青,增進親子感情又能保護視力,一舉數得!
※ 註:lux為照度的單位。照度取決於光源的發光強度,以及被照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可以使用照度計測量。
※ 更多學童護眼觀念,請見「雷少宇醫師的眼科診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