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好朋友~孩子的「假想性友伴」

  傍晚,媽媽在廚房裡做菜時,聽到房間不時傳來芳芳似在跟人說話的聲音。媽媽心想:「婆婆應該還沒回來呀!芳芳在跟誰說話?」趁著把菜端進飯廳時,她探頭進房間瞧瞧。房裡除了滿地的玩具和芳芳外,半個人影也沒有嘛!可是,芳芳卻把許多顏色的圖畫紙往前一遞,說:「小米米,你看我畫的,『下雨囉!』」

  「芳芳,你在做什麼?」媽媽小心的問。「我給小米米看我畫的圖啊!」芳芳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誰是小米米啊?」媽媽好奇的問。「就是我的好朋友小米米啊!她在陪我畫圖耶!」

現實生活和理想世界分不清?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類似芳芳的狀況時,常會憂慮的猜測:「我的孩子是不是太孤單了,才開始幻想她有個好朋友?」「她是不是分不清楚現實生活和想像世界?」「我的孩子是不是腦筋有問題?」

  一般而言,這種「假想性友伴」的狀況,約在孩子滿三歲以後就有可能發生,並且會持續半年到一年不等。耶魯托兒所(Yale Guidance Nursery)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10名幼兒當中,41名擁有「假想性友伴」--其中30個是人類,而11個是動物;而在這41個孩子中,有一半的年齡在5歲以下,也有20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且不少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原本就已有好朋友了。

孩子最忠實的朋友
  此外,美國諾瓦大學的席格爾教授也發現:孩子的假想性友伴有許多種。有些孩子在犯錯後,會習慣性的推諉於他的假想性友伴;有些孩子則覺得,「看不見的好朋友」會做任何他要「它」去做的事;而有假想性友伴則反映出孩子自己性格的另一面;有時它也讓孩子因為有它的陪伴,而不再對週遭感到懼怕。一般而言,假想性友伴在孩子的心中,是個最忠實的朋友,只要孩子覺得需要,它就會隨時來到孩子身邊。

  從上述國外的研究,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假想性友伴的出現是幼兒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狀況。二、雖然獨生子女較傾向於擁有假想性友伴,但這種「好朋友」的出現並不一定只是因為孩子孤單。

與孩子共享想像的樂趣
  因此,當孩子告訴您,他的好朋友是「波波熊」或「小仙女」,或者您常看到孩子對著「空氣」講話時,您其實不必太緊張的。不過,您可以做的是:

  1.與孩子共享「假想性友伴」的樂趣。問問孩子他的好朋友長什麼樣子,他今天跟好朋友談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甚至可以和他一起動手做個想禮物送他的好朋友。從這當中,您或許能大大的與孩子共享想像的樂趣,甚至憶起自己兒時的「好朋友」喔!

  2.感受及分析孩子的心理狀況與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最近常不常陪孩子玩,觀察或了解孩子在家中級學校的交友狀況是否良好,用心去感覺一下孩子最近快不快樂等。如果上述情況都是肯定的,那麼孩子只是在正常的發展狀況下享受他的「假想性友誼」。反之,如果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您可要注意一下了!因為孩子可能正飽嚐孤單或不滿的情緒。您需要多花些精神,關懷一下您的寶貝囉!

  儘管假想性友伴的發生是幼兒發展過程中的現象之一,但不一定每個孩子都會擁有這類友伴。當您知道孩子擁有「看不見的好朋友」,雖然不必擔心孩子有問題,但藉著認識他的「好朋友」,或許更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