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是不一樣的東西!

當年幼的嬰兒睜大眼睛觀看周圍,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呢?那個小腦袋裡面,可不像過去人們所認定的單純而空白!近年來心理學或認知科學等領域的專家,甚至開始將嬰兒的大腦比擬為一部「超級電腦」,這部電腦出廠的時候,已經內建了許多關於世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隨著經驗自動調整和重建認知系統。然而,一歲以前的寶寶大多還不會講話,也還沒有辦法動手將事物分類,如何得知他的想法呢?

心理學家通常運用「偏好注視」或「習慣化」的方法來做研究:由於嬰兒天生喜歡注視新奇事物,當出現一個刺激時,他們會張大眼睛很有興趣地看著,連續呈現幾個相同或相似的刺激後,慢慢就顯得無聊、不耐,意味著嬰兒已經習慣了這一類刺激,等一個完全不同的刺激出現,才會再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將已被界定為同一種類的事物,連續呈現在嬰兒眼前,再呈現另一個不同種類的事物;如果嬰兒能重新產生興趣,我們就推論他知道這兩者是不同種類的東西。
  
由淺入深,認識概念
當一個寶寶剛出生不久,還是個二十公分之外就霧茫茫的大近視時,就有喜歡注視的傾向;研究發現,新生兒喜歡高度對比的圖案和簡單幾何圖形。嬰兒會主動尋找外界視覺刺激,縱使看不清楚整個物體,藉由物體的邊緣或外角特徵,可逐漸認識物體的輪廓和細節。就好像我們成年人學習外語,通常都是以簡單的字彙句型為基礎,進而學習複雜文句一樣的道理。

他們一開始藉著知覺上的不同來分類,慢慢學會用概念來分類。三個月左右的嬰兒便能分辨基本的形狀,從簡單、對稱的形狀,逐漸進階到複雜、不對稱的形狀;而四個月左右的嬰兒,可以區分紅、藍、綠、黃四大類的顏色色調。

小小頭腦,大大精明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嬰兒會不斷地進行同化和適應的工作,修正腦中的抽象原則,逐步建立完整的概念系統。例如,有好幾個三角形,大小、高矮或偏左偏右等不同,他們可以分析這些三角形當中共有的特徵,整理出一套界定三角形的原則;依照這套原則詮釋後來遇到的新三角形,稱做「同化」,而依據新的三角形來調整內在的判斷原則,稱做「適應」。這樣從環境中抽取各類物體的特徵,分析其中的典型和非典型,在一歲之前所具備的類別概念,就已經非常近似成年人的類別概念了。

整體而言,嬰兒在第一年當中,除了學會分辨形狀、大小、顏色、線條方向、動作形態之外,還可以分辨動物(無論是填充玩具或真實的)和非動物、臉部表情,瞭解汽車、廚房用具、家具和植物等領域。在這些主要類別之下的次分類,如狗和鳥這兩種不同習性的生物,至少要等到十一個月以後才有可能區分,其他領域的次分類要更晚才會形成。

這些概念的建立與環境也有相當大的關係,例如出生在鄉村的嬰孩,可能認識農具和植物較早也較多,而生長在城市的嬰孩則可能對玩具、汽車有更清楚的類別概念。其實也正因如此,所學到的概念才可能隨著經驗再調整,並應用在未來的生活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大可不必急著將各種所謂認知玩具或圖卡呈現在嬰兒面前。只要每天撥些空閒,引導他觀察大人的生活作息,這台超級電腦自然會學到所有該學習的知識!

一歲的艾伶似乎知道「大人」跟「小孩」是不同類的「東西」,每當哥哥出現,她馬上就露出愉悅的神情,精神抖擻地似乎隨時準備跟哥哥進行哥哥會跟她玩的「遊戲」;到奶奶家,她總是興致勃勃地注視小堂姐,好奇地看她在做些什麼;一歲半牙牙學語的子揚一概把所有看到會動的四隻腳物體,統稱為「汪汪」,將所有的男人都歸為「爸爸」;兩歲半的子軒吃蛤湯時,把蛤肉放進嘴巴,把薑挑出來...。

孩子很小就具備分類能力
分類,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傾向。觀察孩子的行為或遊戲,我們會發現孩子很小就具備分類的能力,只是孩子不知道他正在分類,或是他也欠缺完美的語言能力告訴我們他在做什麼。一位爸爸半開玩笑地述說他擔心女兒是色盲,因為指著綠色的物品,孩子說那是「黃色」,指著藍色的物品,孩子說那是「紅色」;但是當我們一同觀察這位孩子的遊戲時,卻又發現她能將積木依紅、黃、藍三種顏色分成三堆。我們會看到孩子隨著成長,做更精細的分類,例如兩歲九個月的小廷會把遇見的大人女性統稱為阿姨、大人男性統稱為叔叔、小男孩叫哥哥、小女孩叫姊姊,還知道四隻腳會動的物體,有的是貓,有的是馬。加上發展中的語文能力,孩子能更正確地說出約定俗成的說法,並描述他所觀察與發現的異同。

分類可以穩定情緒
所謂分類,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異同關係,形成各種類組,也就是依照不同屬性將物品分門別類。分類是認知的基礎,它讓我們能有效經濟地處理周遭資訊,如果沒有這項能力,每一項物件經驗在我們腦海將會是各自孤立分離的訊息,每次學習都得重新開始,無法將新資訊融入舊經驗、做重組統整,如此,我們表現在外的言行舉止,將會漫無章法、毫無組織可言。

分類也實際反映在人類的日常生活裡。家中物品依功能分置在客廳、廚房、浴室、臥房;衣物依所有權分置不同櫥櫃;食物依種類分置冰箱不同空間;活動依性質分別在不同屋室進行...,學步幼兒透過生活經驗與觀察,將會發現這種秩序。分類對情緒也有穩定作用,事物按部就班提供人們一種安全感,對注重「規律」與「秩序」的學步幼兒更是如此。

為學步幼兒建立有序環境
對於1~3歲的孩子,成人的角色便是提供一個分類有序的環境,讓學步幼兒生活在其中、與之互動,繼而將這種外在的分類秩序,內化到心智,形成內在的秩序、認知的根基,也奠定未來邏輯思考、數學推理的基礎。

因此,在學步幼兒的生活環境上,父母可以這樣做:
1.將他的物品、玩具分門別類放置,忌用一個大收納盒收納所有玩具,要玩時全數傾出,收時全部擲回。

2.漸次引導孩子參與收拾。收拾除了是一種良好習慣、需從小培養外,更是一種認知的分類活動。物品經過「拆裝」(取出)之後,要把它「重組」(收拾)回去,有時重組比拆裝還難,因此收拾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認知活動,每一次收拾,就是一次分類活動的練習,需要成人的協助逐步完成。

3.觀察與接觸事物的經驗愈多,學步幼兒建構知識的機會也愈多,展現出的分類能力也會更豐富喔!

每次角落玩具收拾後,積木角總還是顯得凌亂,「大班的孩子已經有相當豐富的收拾經驗,怎麼老收不好?」我心裏不免嘀咕。一天利用團體討論時間,我和孩子們討論積木角的收拾問題--「我們不是講好積木要分門別類擺放整齊嗎?」「有啊!我們有啊!」孩子們一臉無辜。「可是你們看這積木一下放正方形、一下又放長方形、下一個又變回正方形,到底你們這一格是想放什麼形狀?」「老師,這樣放看起來才會平啊!」哦!原來孩子有他們的法則,和我腦袋中既定的分類概念是不同的。

學前幼兒以整體分類
兩歲的幼兒已經可以成功地將玩偶和小船分成兩堆,隨著生活能力的提升與對色彩的認識,除了形狀的分類層次,三歲的幼兒可以依玩偶和小船的顏色再分類。四至五歲孩子的分類概念發展程度不一,個別差異較顯著,不過五至六歲是幼兒分類概念急速發展的時期,然而由於抽象思考才開始萌芽,因此透過直接接觸、動手操作和反覆練習的學習,效果較好。學齡前幼兒和成人的分類方法不一樣,一般成人分類會從物品的特徵來分辨組合,但多數的學前幼兒則偏向從物體整個來分類;因此只要是幼兒能理解的語言、較簡單熟悉的事物、和理解幼兒分類的習慣,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幼兒也可以進行分類。

分類的重要性
分類對於幼兒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呢?
1.是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項目之一:在分類的過程中,幼兒必須經歷比對、求同、組合等歷程,也正是邏輯推理中發現、歸納原則的基本能力。

2.與幼兒的概念發展密切關連:幼兒也藉由分類的過程不斷地將同類組織,進而形成新的概念。

3.是幼兒組織生活經驗的重要方法之一:透過分類可以讓幼兒的學習更有效率和系統,不然生活當中所吸收到的知識將會雜亂無章、毫無連結,難以應用。就像超級市場裏將各項物品分門別類的擺放,使我們在購物時能很快就找到要買的東西,不致於耗費時間、精力在一堆雜亂的物品當中翻找。

在生活中練習分類
分類能力是幼兒認知發展的重要項目,很多老師或家長習慣就坊間紙筆作業的教材來教導孩子,其實生活中就有許多分類機會和素材,只要加點巧思,三到六歲的孩子就可以自然地從生活中學習。譬如:

1.收拾玩具:這是讓孩子練習分類的好機會,又可從中培養自助技巧和負責任的態度。家長可以準備與孩子高度相當的櫥櫃來擺放幼兒的玩具,並在上面依玩具的種類貼上標示,如玩具的照片或圖片,讓孩子在收拾時可以對照標示,分門別類地收拾。

2.家人衣物的摺疊和收拾:衣物晾乾摺疊時,就可以和孩子一同找出爸爸、媽媽、寶寶或家中其他成員的衣物,摺好後分別放置,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分出爸爸的褲子或媽媽的裙子等第二層次的分類。

3.餐具的擺放和收拾:不同餐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位置,例如碗和筷子各有擺放的位置,錯置的話會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收拾時不同餐具更要分別放好,不然就會顯得雜亂,餐具也容易損毀。

4.利用生活常見素材進行有趣的分類活動:把一些小石頭、鈕扣、貝殼等放在一起,請孩子依據相似性分成兩堆、三堆,並和他一同討論分類的依據,藉此增進孩子的擴散思考能力。

5.觀察葉子:葉子也是很容易取得的材料,和孩子一同到戶外散步蒐集各種葉子,一起觀察葉子上不同的特徵,如葉脈、顏色、質感、形狀等,讓孩子依據這些特徵自由分類,聽聽他分類的理由,並討論其中的異同,從中增進幼兒區辨組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