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搗蛋鬼~我的孩子是不是過動兒?

「我的孩子不專心,寫功課要摸上好半天,坐不住。」
「老師抱怨我的孩子上課東張西望,跑來跑去,非常皮。」
「我的孩子精力充沛,沒有一刻是安靜的。」

每週總有許多持這樣主訴的家長來到醫院門診求診,有的是被老師再三要求而來,有的則是自發前來。上面的描述狀況,雖然接近過動兒的症狀,但若非經正式的心理與發展評估,最好不要隨意給孩子扣上標籤,尤其是缺乏規矩這方面,新入學的小朋友可能會產生類似過動兒的現象,不可混為一談,以免非但不能幫助孩子,還增加困擾。

過動兒症狀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精神疾患診斷標準(DSMⅣ),要符合下列症狀、七歲前發病、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場所(如學校、家裏、工作場所),並造成社會、學業、職業功能上的損害,而且又非因其他發展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始能稱之為注意力欠缺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即所稱的「過動症」。其三大症狀為:

一、注意力欠缺:粗心大意,課業上常粗心犯錯;難持續專注於某樣工作或活動;對他講話時心不在焉;難遵從指示從頭到尾做完一項工作(非唱反調);難將工作活動組織整理好;逃避要花心思腦力的活動;丟三落四,連每日必用的作業本、書、工具也不例外;易被外界刺激吸引;忘東忘西。
二、過動:很難要他乖乖靜靜地坐著,手腳總是動來動去;不計場合的跑來跑去、爬上爬下;很難安靜地玩;常常蓄勢待發,準備做些什麼;話很多。
三、衝動:問題還沒聽完就搶答;無法等待、急性子;易打斷別人的談話或活動;顧前不顧後;不顧危險。

上述的注意力欠缺症狀若符合至少六項,或過動、衝動症狀符合至少六項,且維持至少有六個月,這才是所謂的「過動兒」。

因為有了這些特質,過動兒從小就被視為特殊人物,而且怎麼打、怎麼罰都不會改善,這是一種無法用打罵可以矯正的行為。因此,父母要有這種的體認:即使打死了,他還是一個過動兒;但光用無比的愛心而無適當的行為訓練,過動兒也不會自動「改動歸靜」,反而造成家人與學校的困擾。其實,過動兒最需要的是:耐性及清楚的規則

瞭解過動的品質,掌握療效
診斷過動兒,除了上述標準外,做智力測驗、活動量評估、畫人測驗、氣質量表來深入瞭解孩子過動的品質也是很重要的。在醫院門診中評估過動兒,平均一人需花二小時,主要由心理師觀察過動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品質、注意力分散程度,並綜合家長、老師分別在家中及學校對其在用餐、看電視、做功課、遊戲、教室、團體活動中的綜合評量,必要時,由醫師開出處方,藉助藥物幫助小朋友穩定下來。

一般家長以為藥物會使孩子變鈍,其實是錯誤的觀念。1940年美國學者將過動症歸類於輕微腦傷、大腦異常活動,其神經生理異於常人;而藥物可以穩定孩子的神經傳導,使其不那麼躁動,更有餘力學習。醫生應在服藥前做基準線的評量,服藥後再測,以確定效果。

在學校中,約有6~10%的孩童是過動兒,男女比例約為3比1。50%~80%過動兒有學習障礙,在智力正常的狀態下,其學業成績明顯落後於其智力表現。30%~70%過動兒將問題帶入成年,50%過動兒會因大腦發育成熟而讓問題趨緩。

教養過動兒的法寶
父母親面對過動兒,需要掌握三大法寶:調整期望增加父母的挫折忍受度善用行為制約法則以建立規則

首先,父母親須調整自己的期望,「天將降大任於父母也,必先苦其心智」,過動兒父母的辛苦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需要面對現實,不要用一般望子成龍的心情去面對孩子。過動兒雖不笨,但因衍生出的種種行為困擾,足以剝奪其課業上的表現,因此,父母們除了調整期待之外,還得增加挫折忍受力,以免常被突發事件弄得「休克暫時停止呼吸」。
  
家中有過動兒,從出生到學爬,到會走,父母的夢魘愈來愈大,一秒鐘都不敢移開目光。唯恐一轉眼,小朋友就會出現令人血脈賁張的行為,破壞力之大讓人咋舌,父母也就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一下子要抓,一下子要吼,不抓狂也難。若家中不只一個孩子,父母的高張情緒也是可想而知的。

及早治療、及早防備
抓狂的父母,這時得好好想想,是不是應該重新學習另一種帶孩子的方式,才能因應瞬息萬變的狀況,若一味沈溺在小孩長大自己會變好的美夢,可能要失望了。不經過訓練及治療的過動兒,長大進入青春期後,出現問題行為,變成了「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衝動行為就不會只是跑來跑去這麼單純,可能還會牽涉法律問題,如偷竊、藥物濫用,若開始對性好奇,無法控制衝動,父母就得有心理準備,嚴重者法院見,輕微者校長室見。

過動兒在適當的輔導治療訓練之下,仍會有很好的潛能發揮,這點不容忽視。在接觸過的個案中,IQ超過130者也有。過動兒因為坐不住,因此對語文的接收也稍慢,非語文表現較語文為強,通常動作會先出來,在摸索中學習。有時小朋友的想法多、豐富,但語文能力來不及一一呈現,只能形成片斷的描述,常令人誤解,若純粹只有「告誡」,很難對過動兒產生效果。
  
因此,父母親最好學習使用行為制約方式,建立孩子的行為規範,將有助於過動兒改善三大症狀。切記,與孩子約定的行為必須是清楚易遵循、且獎賞分明。父母親若情緒化、出爾反爾、朝令夕改,過動兒將無跡可循,徒增混淆。

真心接納家中的「搗蛋鬼」
過動兒因自小好動、衝動,很容易就惹出一堆麻煩,雖非故意,但不明就裏的老師很快就視其為拒絕往來戶,分派邊疆,任其自生自滅。若運氣不好,遇到兇一點的老師,時常遭受各種體罰,過動兒便很容易自暴自棄,無法建立自信、交朋友,老師甚至會要家長為孩子轉學轉班。家長在心靈受傷的情況下,常會遷怒小朋友,一家人就此陷入惡性循環,家庭氣氛變糟;父母親倘若又因教養態度不一致而反目,互怪對方,那麼過動兒就會因先天體質不良,加上後天環境未能及早幫忙,而使得情況惡化。

過動兒也有敏感的心靈,也會意識到自己與別人不同,也會驚慌,也會懊惱,也會自責,更害怕面對挫折、失敗。但學習自控並非一朝一夕,過動兒也不想做頑皮鬼,希望家長、老師、同學一起伸出援手幫助過動兒,而不是孤立、排斥他。

幫助過動兒找回春天
一位小時候是過動兒的朋友告訴我,他一年365天當中,小腿都是紅紅的籐條印;一位剛進入青春期的過動兒,抑制不住性衝動,見人就要抓一把,連小狗也不放過。前者在自覺之後,自立自強,發揮最高的自控技巧,考上醫學系;後者被學校拒絕,無法正常上課。

如果我們能夠早一點知道幫助過動兒的方法,不要在過動兒困難重重的成長路途上,不斷地打罵踐踏其自尊,瞭解過動兒先天上的「不能」而非故意「不為」,收起易怒的心,給予溫和肯定的行為訓練,幫助他們適當地發揮潛能,情況是會很不同的。經過治療的過動兒,也能夠熱心助人,培養廣泛的興趣,且富有創造力。

坊間所流行的感覺統合,父母親要細心比較,不要只依賴機構,並不是光有感覺統合的活動皆能改善過動兒。換句話說,過動兒各有不同,要對症下藥,不能一味只做感覺統合,不然非但情況沒有改善,還會白白浪費時間金錢。唯有家長、學校、相關治療單位態度一致,互相配合,孩子過動的症狀才可能改善,過動兒的春天才不會「這呢寒」!

◎ 原載於 學前教育月刊 ,作者:馬偕醫院心理師羅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