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運轉小腦袋
一般文章
  • 企圖要求孩子衣服保持清潔、乾爽,實在是天方夜譚;而且,孩子也很容易因為我們這些要求、警告,對探索新事物感到不痛快,進而興趣缺缺...;這對也等於是剝奪了發現與創造的機會呀! more
  • 就以收拾玩具來說吧,積木要收哪兒、娃娃要擺哪兒…,對小小孩來說,是需要靠記憶與專心的工作!如果沒有好好聽、沒有仔細看,當然就不知道我們訂下的規矩是什麼了... more
  • 不論是特別為孩子計劃的假日活動、或是為了孩子的假期作業需要,參觀博物館、美術中心,似乎也是假日生活的一個重要安排。 more
  • 你的孩子喜歡將老師偶像化,他好像特別喜歡年輕、漂亮又大方的老師,有時常常帶東西去給老師。對於家中有9-10歲孩子的家長,你可以由一些成長指標看看孩子學習能力和情緒發展是否達到均衡。 more
  • 4歲的小風最近迷上101高樓,每天吃過晚上小班的樂樂放學後總是開心地唸唱著新學的手指謠給爸媽聽:「1根棍子輕輕打,2雙筷子裡外扒,3人小組愛說話,4個小兵不害怕,5個朋友力氣大。」 您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也常發生上述的情形呢?您的孩子正在自然地萌發對數學的感知呢! more
  •  「創造力」是個邁向成功的流行關鍵字,在這充滿加強競爭力的時代裡,正在父母刻意讓孩子建立所謂「創造力」的同時,孩子隨手的塗鴉,正是展現創意的原始力量。想一想,當您的孩子正在畫畫,您通常會怎麼做?你會說:「哇!畫得好棒喔!」;還是...「你在畫什麼?不太像耶!」;或是...「這樣也不會畫,來,我教你!」直接搶過畫筆,開始畫起來。您知道嗎?以上三種動作將讓孩子的創意走入尋常百姓家,讓他的創意靈光在剎那間,熄滅了! more
  • 從小有很多玩伴、常在戶外玩耍的孩子,比較不容易沉迷於電玩,因為與人互動的滿足感遠大於虛擬世界的快感;我們小時候,常有很多機會跟不同的人玩在一起,學習不同人的個性和脾氣。 more
  • 塊頭大的小寶,向來很少被欺負,今天回家卻掛彩了!在幼兒園溜滑梯時,有個小朋友插隊,小寶罵了他,兩個人當場扭打起來。哭著回家的小寶,生氣地問媽媽:「明明就是他不對,為什麼我卻被打?」 小朋友相處,吵架甚至相互推打在所難免,但掛了彩總是惹爸媽心疼,就算打贏,萬一把別的小朋友打傷,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可是如果錯不在他怎麼辦?當寶貝是對的,但嚐到苦果的卻是他,要怎麼開導他?甚至,當這情況發生在親友相聚場合,可能連大人都會遲疑:如何插手才不會傷了彼此和氣? more
  • 一般來說,3歲的幼兒已可以正確數算數字,4歲進入數字敏感期,對電話、日曆、月曆上的數字都很有興趣,5、6歲幼兒的數算能力更上一層樓,甚至會一些簡單的加減運算。因此父母或教師必須具有高度的敏知能力,當幼兒對一項事物或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時,適時將學習內容加廣加深,或在生活中利用好玩的遊戲,開啟幼兒的數學潛能,讓他享受到挑戰後的成就感,培養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及態度,建構一個好的學習基礎。 more
  • 媽媽從甄甄很小的時候就教他數數兒,雖然1歲8個月就能從1唸到10,但現在已經2歲2個月,給他5顆葡萄問他總共幾顆,甄甄數完1、2之後不但直接跳到4,還回答7顆,就算數對了也是回答8顆。媽媽很擔心呢,怕甄甄跟自己一樣數學不靈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