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臥、俯趴,何者為佳?

在1980年「嬰兒猝死症」其發生率為千分之一點五三。正由於原因不明,所以難以預防。因此,醫界歸納出一些原則,提供給父母,期能降低「嬰兒猝死症」:
‧勿讓孩子曝露在煙霧中(包括二手煙、廚房油煙)。
‧餵母奶(降低呼吸及腸胃道感染)。
‧避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以免感染;父母外出回來立即洗手,以免傳染。
‧讓孩子睡覺時仰臥。
‧勿使用太軟的床墊、厚的蓋被;勿穿太多衣服;勿把填充玩偶放在嬰兒床上。

依據1998年的統計,「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已降至千分之零點六四。但是,學者並未將此完全歸功於仰臥。

側臥避免形成扁頭
近十年,美國父母紛紛讓嬰兒改成仰臥後,扁頭與大臉造成父母很大的困擾,其實想避免孩子頭扁,父母可採折中辦法,就是讓寶寶側臥。但是一定要在寶寶兩個月大以前,讓他養成側臥的習慣,否則當他會翻身之後,父母就再也不易左右他的睡姿了。當然,兩個月大以內的嬰兒肌肉張力尚低,側睡不易維持,父母可用枕頭抵在嬰兒的後背,幫助維持側睡。同時請父母記得,擺置孩子在向右或向左側睡的機率要一樣,對頭型、眼睛及身體的左右對稱發展有幫助。但是,心臟病的孩子不宜向左側躺,因為如此會增加心臟的負荷。

俯趴動作的好處
針對嬰兒來說,如果讓嬰兒趴著睡,醒來時他會嘗試抬頭,環視四週,如此對頸部、軀幹及眼部的動作發展都有利。反之,仰躺著睡的嬰兒,醒來時眼睛直視出去的是單調的天花板,缺乏對頸部、軀幹神經肌肉動作的刺激效應。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將小嬰兒的床放在你經常可觀察到的地方。一旦孩子醒來,父母可將孩子擺置在趴著的姿勢,逗他(讓他看你的臉或玩具、聽各種聲音),如此不僅有助誘發寶寶抬頭(刺激頸部肌肉張力發展),對眼肌的動作協調、視力的發育、腦部視知覺中樞的發展,以及讓視知覺與聽知覺統合,都助益良多。

嬰兒的肌肉張力與動作發展,是從頭頸部開始,逐漸往下方的肩關節、胸椎、腰部、髖關節(介於骨盤與大腿骨間)、膝關節,最後是踝關節(介於腳與小腿間)與腳部。如此不難了解,為何較晚抬頭的寶寶,較慢翻身、較晚爬行。這些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大動作發展(如走、跑、跳、攀、翻等)之平衡與靈活。

尤其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用傳統的「七坐、八爬」發展里程碑,當作衡量孩子是否發展遲緩的指標,是不足以即時發現問題的。而應該看寶寶頸部肌肉張力的進展,如:兩個月大時俯臥會抬頭四十五度、三個月大時俯臥能抬頭九十度、四個月大時把寶寶抱成坐姿,他的頭可以抬起。雖然我國的婦幼衛生已進步很多,但是胎教不足、早產、難產、缺氧、黃膽過高、疏於照顧、照顧不當,或過度被保護的嬰兒,卻日益增加。對這些寶寶,作父母的更要特別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