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運轉小腦袋
一般文章
  •   孩子入學後,表現出的合群性及學習動力,常是父母最關心的重點。您的孩子目前在團體中所出現的沉靜、愛發呆等行為,正顯示出他還不能完全溶入學校的生活,確實需要協助。   「發呆」是一種神遊四海的思... more
  •   讀完您的信,讓人想起了「窗口邊的荳荳」裏那個喜歡望著窗外發呆,發現新鮮事物的小女孩。也想起小時候看了「白雪公主」、「小紅帽」……那些童話故事後,會幻想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神遊物外身歷其境一番。 ... more
  •   孩子對於事物的反應方式,除了受本身個性的影響之外,大都源自於父母或老師的教導,您孩子之所以對「不公平」的現象感到憤怒,可能是因為在他的認知中已建立起「凡事要公平」的概念。   「公平」在成人... more
  •   隨著性觀念的開放,我們的生活中,養眼的鏡頭似乎隨時可見,孩子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難免會對這些畫面產生反應。   受限於傳統的性觀念,我們看到比較暴露的畫面,馬上會有性的聯想,其實,用這種有色... more
  •   對電腦著迷,是這年齡層孩子的典型反應之一,強烈的探索欲望讓她對每件新鮮事都想「立刻親自」嘗試,若不能滿足時,往往會以哭鬧要脅,因此必須及早建立家庭使用電腦的規則,讓小小孩也能學會遵守既定的生活規範... more
  •   只要家中有電話與幼兒,您所描述的景象就極可能出現;許多父母都曾度過這樣的時光,但各人的處理方法或許稍有不同。   小寶寶對電話的好奇,大約在一歲左右就表現出來。經由平日的觀察與模仿,他會嘗試... more
  •   在您的描述下,小頑皮到處「惹禍」的模樣幾乎就在眼前,而您尷尬、氣惱、責罰孩子的畫面,著實令我們擔心——如果,您經常和孩子處在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裏,長此以往,如何能享受溫馨的親子關係呢?   ... more
  •   其實,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剎那起,就會藉著聽、看、觸摸等感官來認識、察覺他生活周圍的環境。大約6~12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學習坐、站,也開始四處爬行,利用肢體活動擴大探索範圍。在這個階段,各種東西都是... more
  •   孩子逐漸長大,能力原本應該越來越好,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會隨著提高。當您眼看孩子沒什麼明顯進步,而且經常出狀況,心中的焦慮可想而知。   對於一個四歲半的孩子來說,「頑皮」其實也是一種活力,... more
  •   電視為現代人的生活帶來很多樂趣,同時也帶來不少困擾,其中,父母常擔心的不外乎孩子看到不當的節目、看電視時間過長、電視上的廣告誘惑太多等等。   孩子看到A片,且陸續看了一陣子,基本上還是因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