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首頁 >  肝膽腸胃疾病
一般文章
  • 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是指某段腸管凹陷入其遠端的腸管,像收起單眼望遠鏡一樣。發生的年齡大都在5個月大至1歲半,百分之八十的病例都在1歲以內,尤以5、6個月至9個月大最常發生,男嬰比女嬰多。有些季節 性的發作-例如春天時的發作-可能與某些病毒的流行有關。 more
  • 「嘔吐」在嬰兒時期是很常遇到的問題,但有時會碰到憂心的父母抱著一個月左右的寶寶來求診,說她的寶寶自出生後。原本喝奶都喝得很好,但自2、3個星期大後開始出現嘔吐症狀。且症狀愈來愈厲害,幾乎是用「噴」的。體重也都沒有什麼增加,不知怎麼辦才好?這是一個典型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病例。 more
  • 「溢奶」是嬰兒時期最常困擾父母的腸胃症狀之一。輕微的溢奶,父母大多都能接受,也視為正常的現象。但有的寶寶溢奶的情形非常頻繁,甚至到了嘔吐的程度,常讓父母非常困擾及擔憂,不知是自己餵奶方式不對、技巧不好,或是寶寶真的有什麼問題?當然造成寶寶溢奶的原因很多,包括餵奶方式不當或餵食過量.造成吸入太多空氣及腹脹而容易溢奶,另一主要原因則是「胃食道逆流」。 more
  • 消化道是孩子獲取成長所需養分的重要生理組織,若是發生病變,應該儘速請醫師診治,以維健康。 more
  • 每年入秋,天氣變冷,在兒科門診就常出現許多又吐又拉的小病人,有的小寶寶因腹瀉嚴重,食慾又差,一下子消瘦了一兩公斤,常讓父母心疼不已。此時醫藥版新聞常會發佈消息:病毒性腸胃炎又在流行了。這些病毒性腸胃炎是造成嬰幼兒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而其中又以輪狀病毒、腸病毒等最為常見。 more
  • 於地狹人稠,南北來往繁密。因此,在臺灣有許多疾病傳染得很快,加上寶島的四季並無太明顯界線,所以。除了大流行之外,有不少小兒疾病幾乎整年可以隨時見到。 more
  • 幼兒的便祕通常指的是大便的質地而非次數。堅實而硬的大便出現時,就可以說是便祕。在嬰兒期早期,胃腸的反射作用非常明顯,通常會在進食當中或進食以後大使。年歲漸長。大便越變越硬。次數也逐漸減少。到三歲時,他大約 就可以控制自如,到持定的時間及地點才「方便」了。 more
  • 為了預防疾病、使小孩產生免疫力而注射(或口服)的病原體,或它產生的毒素,經人工方法改變製造成的藥品,叫作「疫苗」。 more
  •   腸病毒在台灣已經連續幾年造成流行,危害著抵抗力弱的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預防腸病毒,最重要的就是養成個人的衛生習慣,例如:飯前、從外面回家、或抱過寵物後,無論大人小孩,都要有洗手的習慣。而在環境上,則是避免與患者有所接觸,尤其是嬰幼兒;另外,食物也盡量不要生食...   而除了這些生活習慣以外,其實也可以嘗試利用食補的方式,幫助身體增強免疫力。徐慧茵醫師特別提供了幾則藥膳食譜,除了對預防腸病毒、或腸病毒過後的調養有功效外,腸胃不好的人也可以試試看喔! more
  •  由於嬰幼兒會因腹痛而大聲哭鬧,因此嬰幼兒的腹痛問題總是令父母親頭痛不已,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其實不同年紀的孩子,引起腹痛的原因也不一樣。當面對自我表達能力不足的嬰幼兒時,父母親更必須細心觀察:腹痛持續的時間、疼痛的程度、有無伴隨其他症狀,以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的重要參考。  本週特別企畫將介紹「嬰兒腹絞痛」和「慢性復發型腹痛」這兩種嬰幼兒常見的腹痛問題,讓父母親能更瞭解孩子腹痛的原因、常見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