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OUT!給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

爸媽不要覺得讓孩子擁有3C產品,才算是跟得上時代或擁有豐富的學習環境,其實,幼兒階段還是需要以感官經驗、具體操作為主,日常生活中取之不盡的素材,才是最佳的學習資源。

近年物價上揚,許多爸媽縱使自己過的是錙銖必較的日子,仍然無怨無悔地把孩子的教育經費列為必要的支出,希望提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但爸媽要如何以最省錢的做法,提供孩子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

豐富的環境不是靠金錢堆砌

什麼是豐富的學習環境?部分爸媽以為就是要擁有很多的圖書、玩具、視聽教材和3C產品,再加上讓孩子早日參加各種才藝班,以為把孩子的學習時間填滿,就能好好培養他。爸媽如果把這些林林總總的支出加起來,不難發現這些花費在每月的家庭總支出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學齡前的兒童,各方面的成長很快速,有的東西(如:嬰幼兒玩具、用品),可能只適用一陣子,等孩子長大到某個年齡,功能已不能再滿足孩子的需求;有的東西可能買的時候興致勃勃,但還來不及拆封,就過時了。因此,爸媽在購買兒童的玩具或用品時,應考慮是不是稱得上是好玩具或是必要的用品,懂得適可而止地準備。

小小孩不應依賴3C產品學習

現代的爸媽尤其要謹記,千萬不要過早給孩子接觸3C科技類的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3C產品日益普及,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得了科技上癮症。市面上有專為各個年齡層的兒童設計的APP,標榜著利用科技開發兒童的智力。許多爸媽以為如果在平板電腦上安裝認知軟體給小孩玩,可以幫助他快速的學習,一舉兩得。

其實,因為3C產品太方便隨手取用,有時爸媽比較忙,忘了時間,孩子一玩就好幾個小時。當孩子在小小年紀就變成低頭族,長期下來,不但會影響視力,語言發展受到阻礙,社交能力也會不好,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

把握「人+生活+遊戲 」要件

想要提供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爸媽需要有以下幾個認知:

●人的互動比物質重要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並不一定要用很多的金錢去堆砌。有些無形的東西,反而是金錢買不到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大人的溫暖、關愛、互動和支持。經由大人的引導,孩子跟別人互動,跟周遭生活能產生聯結,也有機會遊戲。這樣的生長環境,會使兒童體認到自我的獨特與重要性。

●從生活事物取材
學齡前的階段,生活中許多的事物都是孩子學習的課題。孩子藉由直接的探索,他會開始建立一些很原始且與平日生活貼近的經驗。這些重要的經驗是幫助他快速累積生活常識所必須經過的路程。例如:帶孩子上超市買菜時,可以教導孩子認識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不僅讓孩子知道名稱,也讓孩子知道蔬菜、水果的季節性;讓孩子從周遭季節、溫度的改變,察覺植物生長的變化;教孩子選水果,怎麼樣可以挑到比較甜且水分比較多的水果;給孩子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果,讓他一個一個掂掂看,感覺不同的重量;讓他親手稱稱重量,引導他認識磅秤的功用。

●讓孩子盡情地遊戲
生活中到處藏著好玩的遊戲。兒童遊戲對個人在幼年及兒童時期的成長具有深厚的影響力。經由遊戲,孩子透過親手操作的過程,去體驗新的感受,吸收新的知識。在反覆不斷地遊戲及練習時,他也會對自己原有的知識,做進一步的整合。這些學習不但增長他的智慧,也讓他身心、情緒及社會性發展得更好。

童年遊戲有可能成就未來的專業

有些爸媽因為不懂得兒童發展的特性,誤認為遊戲是浪費生命,不長智慧的事,以為學習必須要很刻意、嚴謹,例如:學畫圖就是要跟美術老師學習素描。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人對學習的定義不夠瞭解。

遊戲的功能對兒童而言就如成人的工作一般,很多人在成年後變成專家時,追溯他的童年時代,常會發現,他在小時候就花很多時間在這一項遊戲上。例如:有些畫家從小就愛畫圖,畫圖就是他最愛玩的遊戲。他會不厭其煩,反覆地畫。畫圖在小時候帶給他很多的快樂與成就感。

爸媽購買圖書、玩具給孩子是好事,但是更要懂得多利用生活中的資源與機會,把握生活中隨時隨地的學習時機,引導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去營造!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課程與教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