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書籤: 貼到Facebook 貼到推特(twitter) 貼到噗浪(plurk)

 

 

 

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

 

4歲的強強、小傑和安安正開心地玩著強強媽媽摺給他們的紙飛機,比了幾回合後,強強和小傑卻突然吵了起來。原來,兩人爭著要一架比較完好的飛機,不肯承認另一架撞歪的飛機是自己的。強強媽媽認出那架撞歪的飛機上有強強的塗鴉,而要他將飛機拿回來,並且認錯道歉。強強在媽媽的堅持下只好照做,心不甘情不願地說「對不起啦!哼~」就在此時,一旁的安安輕輕拉著強強的手說:「強強,你不要生氣啦!我的飛機給你好不好?」

當孩子從「平行遊戲」進入「聯合遊戲」階段,雖喜歡與他人一起玩,卻仍是相當自我中心,所以時常會有衝突發生。若以成人的道德觀來看,這件事或許是非對錯很明顯,強強明知自己的飛機撞壞了,但他不想承認。而強強媽媽在面對這樣的衝突時,憑著直覺判斷,再加上迫於面對其他家長的壓力,也就將矛頭直接指向強強,卻也讓他覺得難堪,演變成更僵的局面。

同齡孩子的道德發展仍有差異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幼兒早期道德發展的幾個面向。雖然強強的行為的確是引發衝突的起點,但這個時期的孩子並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對於可以做、不可以做的界限仍很模糊。強強不是「故意」要搶小傑的東西,只是無法接受飛機壞了而做出情緒性的反應,並不是「惡劣」地想霸佔他人的玩具。

還有另一種可能,原本是強強在玩這架飛機,但他後來卻不想要這架飛機了,不過他並不理解「開始玩了、飛機壞了才反悔」是違反規則的。所以雖然強強最後道歉,卻不是發自內心的承認錯誤;另一方面,小傑維護自己的權益,雖是「據理力爭」,但也是直覺性的受委屈時的反擊,他並沒有顧慮到強強的心情。兩人都覺得自己「有理」,但卻是憑著各自的判斷準則,因而產生衝突。換個角度來看,安安一樣年紀很小,她未必知道誰對誰錯,但卻已展現同理心,這又是道德內涵中的另一個層次了。

道德發展從無律→他律→自律

根據皮亞傑對兒童道德發展的研究,兒童的道德觀是從無律、他律到自律循序發展的。也就是說,孩子最初是從全然地不在乎、沒感覺,漸漸變成因畏懼權威、害怕處罰而遵守規範,再發展成打從心裡認同規範而自動遵守。而道德成熟度與認知發展程度是相對應的,孩子在個人認知的基礎上對規則、道德議題作出推理與判斷,然後決定自己的想法與行為。

4~7歲的孩子處於他律的階段,他們常會把「媽咪說……」「老師說……」掛在嘴邊。他們本身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往往在與爸媽或身邊的人互動時吸收他人的價值觀,而且尚不懂得分辨和篩選。所以成人的教導及言行示範,會帶給幼兒極大的影響。

幼兒期可養成的是非觀念

是非觀念的培養需要及早開始,雖然無法立竿見影,但再三的提醒引導,能讓孩子由外在的強制規定,逐漸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與是非觀念相關的道德面向有很多,在此提出幾個供爸媽作參考:

■遵守規則
無論遊戲中的規則(輪流、分享、接受輸贏結果)或生活中的規則(紅燈停,綠燈行、不亂丟垃圾、物歸原位),爸媽要教導孩子,即使對自己不方便,或心理不舒服,還是要去遵守,因為這就是規則;有規則,遊戲才能繼續,生活才能正常運作。雖然最好是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但如果他的認知能力還無法理解,爸媽不妨就說這是「規定」,一定要遵守,讓孩子先養成習慣,等孩子年紀較大時,再慢慢解釋道理。

■有責任感
爸媽應該讓孩子從小就了解自己有能力、也有責任做一些事情,例如,家事是全家人的事,應讓孩子負責整理玩具,或分擔簡單的工作;又如,接孩子放學時,應讓孩子自己背書包等;就算只是象徵性的細微小事也好,主要是給孩子學習的機會。爸媽要避免因不知不覺或怕麻煩,就把所有事都做好了,而讓孩子養成大少爺或大小姐性格。

■謹守份際不貪心
爸媽也要避免對孩子過度寵愛,樣樣滿足孩子,讓孩子太重物欲。別讓孩子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也非要不可。當孩子撿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爸媽不能認為反正是小玩具,就讓孩子留下來玩,應灌輸孩子物歸原主的觀念,但要用對方法,如果只是跟孩子說「那不是你的,趕快放回去」,孩子未必服氣,不妨先讓孩子摸摸那個玩具,滿足一下,然後告訴他「好漂亮的玩具喔!那個丟了玩具的小朋友一定很著急,你把它拿走,他回來就找不到了。如果是你弄丟了玩具,你也希望別人還給你,對嗎?」

■誠實坦蕩,勇於認錯
如果孩子因為要逃避懲罰而說謊,要讓孩子知道誠實的重要,以免小錯誤變成嚴重的錯誤。認錯需要勇氣,爸媽可以體諒孩子怕被處罰的心態,但仍需堅持自己做事自己承擔的原則,應該斟酌錯誤輕重給予糾正或處罰,但肯定孩子勇於認錯的表現。

培養是非觀念的4個守則

爸媽在引導孩子時可以善用以下方法:

■訂定明確的規範並確實執行
給孩子的規矩必須明確,孩子才易遵循。有了規範,也必須徹底執行,孩子踰矩要立即糾正。當孩子有好表現時,爸媽要大力誇獎,讓孩子有成就感,才會保持同樣的好表現。

■掌握生活中的機會教育
口頭上說得再多,不如在適當的情境中實際演練或討論,孩子會更能理解,印象也會更深刻。爸媽也不妨讓孩子多與他人相處接觸,增加學習處理各種狀況的機會,也藉此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覺。

■善用故事潛移默化
有些道德議題或許沒有適當的情境可進行機會教育,爸媽可利用相關的故事繪本,說給孩子聽,或與孩子討論,可讓孩子藉由書中主角的遭遇,設想如果是自己時會怎麼做,或是因為對書中主角的認同,從中學習正面的品格與行為。

■說理的同時,要顧及孩子的情感
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有失誤,爸媽雖然必須立即指正,但也要能體諒孩子受挫的感覺,給予情緒上的撫慰,避免太過嚴厲。

培養是非觀念需要相當時間的歷練,爸媽只要掌握正確的方向,用對方法,而且最重要的,是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持之以恆,一定可以看到孩子的成熟與進步。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數位雜誌》

 
 

 

 
 

 

本篇文章讓你覺得?

 

投票結果

 

內容普通、只是一般的資訊
內容沒有幫助

 

 

有幫助 普通 無幫助
 
 
 
讀完本篇文章你還想找?     

 

 


  你好, 回小窩,(登出)

 

 
貼到funP網路書籤 貼到HEMiDEMi網路書籤 貼到MyShare網路書籤 貼到UDN網路書籤 貼到Google書籤 貼到Yahoo!MyWeb 貼到Del.icio.us書籤 貼到Windows Live Favorites 貼到Facebook 貼到噗浪(plurk) 貼到推特(twitter)

 

 

 

 

 

 

 

如何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網友問題:

 

專家回覆:

自我保護在日常生活中做起
  父母有必要教育孩子預防危險、並保護自身安全的概念,以下原則提供給家長:
1. 讓幼兒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外出時,一定要告知父母;不要跑遠或到危險的地方去玩;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等。
2. 讓孩子牢記家裹的地址和爸媽的姓名。
3. 孩子還小時儘量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