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為贏得友誼而努力,請適時提供孩子交友協助

四、五歲的孩子喜歡交朋友,但仍常常是從自我中心出發,缺乏成人世界中所謂的健康的交友觀,父母可以適時的引導孩子的所做所為,讓孩子一方面能在交友中獲得快樂,也能體會怎樣的交友方式是健康的。


念中班的婷婷告訴媽媽,今天小玉請她吃果凍,她們是好朋友,明天她也要買糖果請小玉,這樣她們又可以當好朋友。第二天婷婷回家媽媽問她有沒有請小玉吃糖果,婷婷很開心地說,今天和小玉一起當好朋友,一起吃糖果,後來,班上另一位小朋友佑佑叫婷婷給他糖果,他就當她們的好朋友。婷婷便給了他一些糖,三個人一起躲在櫃子旁的祕密基地吃糖。接著婷婷興高采烈地說,其他小朋友也用佑佑的招數,加入他們的朋友行列。

媽媽聽了有點兒擔心,怎麼這麼小就這麼現實,要用糖果才能換來友誼?這樣的交友方式健康嗎?

為贏得友誼而努力
四、五歲的孩子很喜歡「朋友」這個字眼,「某某人是我的好朋友」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他們希望能有朋友喜歡、贊同他,也願意為了贏得友誼而努力,會和朋友分享食物、糖果、玩具,一起玩、一起上廁所。

對孩子而言,「好朋友」的定義,就是做什麼事都要在一起,只要在一起,做什麼事都有趣。「朋友」對此階段幼兒的社會發展非常重要,大部分的幼兒在團體中很少自己玩,他們對別的孩子感興趣,隨時準備加入他們的活動。

四、五歲的幼兒通常只重視事情的結果而非原因,因此,婷婷不會認為「給我糖果,我就當你們的好朋友」的做法太現實。孩子的重點是「我們是好朋友,一起分享糖果」,他們不會思考或在乎佑佑的做法是否不當。幼兒的道德觀和思考邏輯和大人不同,父母不必用過度道德的眼光,去判斷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的交友顧問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友伴關係也會變得更複雜,友誼也會更強烈。孩子會有固定的好朋友,做什麼都在一起,彼此經常交換祕密或悄悄話,友誼通常可以維持數週甚至更久。有時兩個孩子一起玩,為了表現兩人特殊的友誼,他們不喜歡第三者加入;因幼兒重視友誼,如被排斥通常會很沮喪。由於孩子尚未具備自我防衛的能力,無法正確、健康地看待友伴關係,容易因同儕的衝突而受到傷害。

因此,大人應隨時觀察孩子的友伴關係,當孩子的交友顧問,適時提供協助,增進其與同伴溝通協調和解決衝突的能力。然而,大人要切記,勿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批評其他幼兒,或直接捲入孩子間的是非,否則將使問題更為複雜,大人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提供不良的行為示範。

愈是好朋友愈常因小事而爭吵,發生糾紛時,有些孩子甚至會以「不要和某人玩」、「不當某人的朋友」做為吵架的武器。此時,原本較單純的兩人關係,很容易牽扯成一群孩子的問題,父母師長應適度介入,引導幼兒學習健康、正向的交朋友技巧,進而建立良好的友伴關係。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