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不睡,成長大有關係!?

新生兒每天平均要睡15到16個小時,約佔一天70%的時間;到了三歲左右,也還需要約12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從生理上來看,嬰幼兒花在睡眠上的時間多過於其他活動,就代表了睡眠在嬰幼兒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但是,根據網路調查,台灣和日本的小小孩多屬於晚睡一族,既然晚睡一點好處都沒有,為了小孩的健康,全家人一起來遵循規律的生活作息吧!

新生兒每天平均要睡15到16個小時,約佔一天70%的時間;到了三歲左右,也還需要約12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從生理上來看,嬰幼兒花在睡眠上的時間多過於其他活動,就代表了睡眠在嬰幼兒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但是,根據網路調查,台灣和日本的小小孩多屬於晚睡一族,既然晚睡一點好處都沒有,為了小孩的健康,全家人一起來遵循規律的生活作息吧!

認識嬰幼兒的睡眠發展歷程
睡眠是由大腦所控制。由於新生兒大腦皮質尚在發育中,所以睡眠型態並不成熟,雖然睡眠總時數長,但卻是睡一段、醒一段的循環,而且每一段的睡眠時間並不長,也沒有晝夜之分。也就是說,寶寶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是沒有辦法靠著外力訓練提早形成規律的生活作息,此時爸媽只能靠著耐心,度過這段比較辛苦的時間

直到寶寶滿三個月大之後,隨著腦部逐漸成熟,逐漸有固定「睡」與「醒」的時間,並且已經表現出白天睡得少,晚上睡得多的睡眠型態;一歲左右時,睡眠型態會更趨向穩定,有些孩子已經能在夜間一覺睡上10~11個小時

世界的小嬰兒晚睡情況
不過近年來,台灣已經逐漸成為晚睡型的社會,即使超過晚上十點,還是有孩子還沒睡覺。根據國內外的網路調查,處於亞洲的日本和台灣,將近有一半的小小孩是超過10點才睡的,若以兩歲孩子每天要睡滿11~12個小時來看,超過10點才睡的孩子必須睡到隔天早上9點~10點才算睡飽。所以,這些孩子不但面臨了熬夜的問題,還可能有睡眠不足

晚睡對小小孩的影響
處於成長期、最需要睡眠的小小孩,如果變成夜貓子的話,其實是個大問題。

對孩子來說,睡眠是最好的休息狀態,可以消除身心的疲勞;更重要的是,晚上睡覺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會比白天清醒時來得多,所以,長高、長壯也是在睡眠中進行,這正驗證了台語古諺說「一眠大一寸」的說法。此外,睡眠時還會分泌與記憶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這對於孩子的記憶和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如果孩子熬夜晚睡的話,一定會使得睡眠時間變短。一旦睡眠不足,血壓和血糖也會出現偏高傾向;最近更有研究顯示,嬰兒期若是睡眠不足與兒童期的肥胖也有極高的相關性。而且很多孩子沒睡飽就起床的話,會有起床氣,要不然就是呈現發呆、昏昏欲睡的狀態,不但一整天沒有辦法集中專注力,情緒也不穩定、容易浮躁不安,

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
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由於大腦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會出現日夜顛倒的情形。這段時間爸爸媽媽應該要跟著寶寶的作息生活,並盡量趁著寶寶睡覺的時間,也跟著休息。

到了三、四個月大時,寶寶的睡眠型態會趨向穩定,倘若在此時順其自然發展的話,孩子的生理時鐘會開始慢慢往後挪移,容易傾向成為晚睡的睡眠型態。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從這個時候開始,幫孩子養成規律、穩定的生活作息,讓他能夠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吃飯、睡覺,使得內在的生理週期能夠配合外在環境運作。當孩子有比較固定的生活作息,大概到了一歲左右,就能形成相當穩定的24小時日夜節奏了

對孩子的成長與健康而言,早睡早起絕對是比晚睡晚起有益處的。當孩子有穩定的生活作息,爸媽在育兒過程中就能更輕鬆,不需要再為照顧孩子而每天黑眼圈;當然如果孩子已經養成晚睡晚起的習慣,記得從固定生活作息開始,慢慢地幫他修正回來,絕對沒有來不及這回事喔!

※ 本文選自《小太陽1-3歲幼兒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