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文章
  •   七歲以前,是體驗各種感覺刺激的關鍵時期,幫助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可以藉由按摩、運動、遊戲,來獲得感知覺,更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身體概念,對於探索、操作、及生活技巧的發展,具有正面的影響外,感官體驗良好的寶寶,更會有情緒穩定、笑口常開、易與人親近的特質唷!因此,請不要錯失為寶寶製造美好的身體經驗的最佳時期!   首先,對0歲寶寶來說,最新研究報告表示──多多為寶寶觸摸安撫,能夠給他心理及生理發展多項益處。父母若能在這段期間主動為寶寶做各種體操,例如:按摩手腳與身體,或幫助寶寶練習翻身、爬行、踏地…等動作,都能夠因此提供前庭與運動覺的刺激,促進腦部運動區的發展。而這對寶寶將來的學習能力,也將有相當密切的關聯唷! more
  •   近年來,台灣的外籍新娘人數每年以倍數成長,根據統計,截至2002年底為止,除了大陸配偶約十四萬六千餘人佔最多數外,其他如越南籍約六萬餘人、印尼籍約二萬五千餘人、泰國籍約一萬二千餘人、菲律賓籍約九千餘人。   這群為數不少的外籍媽媽們,受限於文化與語言的隔閡,無法順利吸收正確的教養資訊,因而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遭遇許多困難與挑戰。而這些外籍新娘的子女,也可能由於母親在教養上使不上力,以及家庭本身的因素,而產生發展或行為上的問題。面臨這樣的困境,除了政府與民間機構的協助以外,他們也需要你我付出關懷與支持... more
  •   除了捲舌音「ㄓㄔㄕ 」發展較慢外,大多數三歲半到四歲兒童應可說得清楚大部分語音。所以,孩童在三歲半以前,說話有語音不清楚的現象時,可先觀察,若四歲以後仍有口齒不清的現象,就應接受語言治療。   孩子無法正確地說出某些語音時,家長應和語言治療師配合,設計一系列孩子喜歡的遊戲,讓孩子在聽、模仿以及學習中去體驗正確構音的技巧。這些遊戲,我們稱之為「構音遊戲」。   請記住一個原則︰,直到孩子完全學會該音,再開始另一個音的矯正... more
  •   滿臉淚痕的小威從娃娃車上走下來,看到媽媽便「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媽媽,我不盎爺,爺要不咬,咬甭友要我、阿我,喔我益恩岸,不要喔襪……」媽媽費了好大勁,才弄懂小威說的是「媽媽,我不要上學,學校不好,小朋友笑我、打我,說我是笨蛋,不會說話……。」看到兒子可愛的臉蛋掛滿了委屈,真叫人又心急又心疼。   小威因為在學校找不到玩伴而顯得鬱鬱寡歡,婆婆說︰「小孩說話不清楚有什麼關係,長大了自然會好。」隔壁的王媽媽卻說︰「趕快帶小威到醫院去剪舌根。」小威的爸爸有另一套說詞︰「要他重說一遍,說不清楚就不理他,再鬧就打他,根本就是偷懶,不好好說。」   親愛的父母們,您是否也正為孩子口齒不清而苦惱?讓我們來談談這令人煩憂的「臭乳呆」... more
  •   「我的孩子不專心,寫功課要摸上好半天,坐不住。」   「老師抱怨我的孩子上課東張西望,跑來跑去,非常皮。」   「我的孩子精力充沛,沒有一刻是安靜的。」   你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嗎?你會不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個過動兒?這些描述的狀況,雖然很像過動兒的症狀,但若非經過正式的心理與發展評估,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扣上標籤喔!尤其是缺乏規矩這個方面,很多新入學的小朋友都可能會產生類似過動兒的現象,不可混為一談,以免非但不能幫助孩子,還增加困擾。到底,好動和過動要怎麼分別呢?如果孩子真的是個過動兒,爸媽又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 more
  •   最常聽到老師或家長對有閱讀障礙孩子的描述是:「這個孩子明明很聰明,但不曉得為什麼就是認字很差,理解力有問題,國語科的成績特別不好。」一般而言,閱讀障礙孩子的行為特徵有:唸字的速度比同年級的學生慢;認字量少;每個字都要複習多次才記得住,但轉眼又會忘記;默字、斷詞有問題;閱讀理解能力差;閱讀時會跳行或漏字;對注音符號、文字符號等符號的學習與繪畫、空間等其他類的學習,也會有顯著的差異。 more
  •   第一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博士於11月13日的座談會中,與幾位大學校長討論國內的教育問題。在會中,本身也是天才兒童的楊振寧博士,特別針對天才兒童的教養問題提出警告。楊振寧博士認為許多天才學生學程比同儕早個一、兩年是沒有關係,但如果過早,儘管智商夠高,但在身、心還是會發生很多適應上的困擾;他奉勸家有早慧兒的家長,不必太急著將小孩往前推,否則會如同他認識的不少天才科學家,雖有學術地位,人格卻相當不成熟,想培養天才,最後卻落得「揠苗助長」的反效果。 more
  • 如果您計畫再生一個孩子,而家中的第一個孩子還是學齡前兒童,那麼您可能要有心理準備,在新生兒出生後,會有一段激烈的手足競爭時期。若您的第二胎與第一胎之間相差不到三年的話,這種競爭可能會更為嚴重。這個現象並不難理解,從老大的眼光來看,原本他是爸爸媽媽唯一的寶貝,集所有的焦點和寵愛於一身,如今卻必須和小弟弟或小妹妹共享父母的關注,還必須把心愛的玩具、衣物(雖然已經用不著了),送給這位新來的小弟妹,老大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理由會去喜歡這位新加入的家庭成員。 more
  •   「兒子今年剛上小學,學業表現還不錯,但對寫功課就是提不起勁來,每天我們總要花上好多功夫來催促他,軟硬兼施卻都沒有什麼成效,真的覺得好累,究竟應該怎麼努力才好?」   more
  •   家有二至三歲孩子的媽咪,您是否對於寶寶愛吸拇指,有時連說話都含著手指的行為感到相當困擾呢?相信您一定聽過有父母在孩子手指上貼膠帶、抹辣椒水、或苦藥水的偏方,可是這其實不但無法解決問題,有時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因此跟爸媽來個拉鋸戰,把吸手指的時間拉得更長!甚至,有些孩子在永久齒長出後,還將拇指放於口中吸,齒列也可能因長期壓迫而造成不整齊,而手指頭也會變得粗胖、破皮或長繭,相當的不雅觀。究竟孩子為何愛吸手指頭?爸媽又該如何做,才能協助孩子戒掉吸拇指的壞習慣呢?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