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寶寶的乳糖不耐症



專業諮詢 : 周怡宏醫師 (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醫學研究發現,亞洲地區約有7成的人口罹患乳糖不耐症,其中只有2成5的人會出現臨床症狀,而發生嬰幼兒腸絞痛的個案當中,就有8成寶寶是因為罹患乳糖不耐症所致。

由奇蜜親子網主辦「寶寶微笑指數大檢測」網路問卷調查發現,一般父母都認為:「多數寶寶哭鬧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餓了、累了或尿布濕,佔了將近9成;而1成左右的寶寶會短時間哭鬧,父母常不知道原因;極少數寶寶哭鬧頻率高且時間長。」從這個數據看起來,寶寶雖然大多因生理需求而產生哭鬧行為,是否有其他身體狀況,仍需要父母特別關注。


夜哭寶寶的腸道警訊

國內醫學臨床報告曾指出:「來看診的寶寶中,不是因為尿布濕、肚子餓…等生理因素哭鬧的,約佔10~30%,這些寶寶通常因為腸絞痛,出現全身緊繃、臉部脹紅的症狀,最讓父母困擾的是,很多還常半夜發生,讓父母困惑不已。」這個狀況,扣除寶寶生病等因素,常是因為寶寶在攝食嬰兒奶粉或奶製品後,所發生的脹氣、腹部絞痛、腹瀉、嘔吐及排氣等不適症狀,一般約攝食後30分鐘至2小時內會突然發生,這些腸道不適的狀況,大約會持續2至6小時後消失,有時利用按摩肚子、安撫或放屁之後,也會減緩症況。

周怡宏醫師指出,大部分的東方人在1~2歲之後,飲用牛奶會感到胃腸不適、腹脹、腹痛,甚至腹瀉,稱之為乳糖不耐受症。對於喝牛奶會拉肚子的人而言,優酪乳是良好的替代品。如果食用優酪乳,最好是未經二次低溫殺菌且脫脂的優酪乳,因其中乳糖已經部份分解,可減輕乳糖不耐症的症狀,但需注意市售的優酪乳為迎合顧客口味,常添加許多糖分,反而對小腸吸收不利。其實,乳糖不耐症患者仍可以喝牛奶,但需要每次少量分次飲用,或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飲用,就可以緩解腹瀉情況。(備註說明:此段內容是摘錄自周醫師的書--《怎麼做寶寶最健康》中的?破除嬰幼兒的營養迷思?)



困擾爸媽的脹氣與稀便

在本次的問卷中發現,約有1成5的寶寶在喝完牛奶後,會有肚子脹脹鼓鼓的脹氣情況;而另外約1成左右的寶寶,還會因為肚子排氣困難而哭鬧。當問到寶寶便便的顏色,有約1成5左右的寶寶,經常出現稀稀水水的便便。寶寶出現上述這些表現,可以是因為嬰兒的消化器官及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完全,所以腸道黏膜消化吸收能力、腸壁神經蠕動能力較不如預期所致;而也有一些寶寶,則是因為「乳糖不耐受症所引起」,以上狀況可透過寶寶發生頻率與症狀,由醫生判斷或檢測是否因為乳糖消化不良產生腸道症狀。


同理寶寶的乳糖不耐適症

若寶寶真的有乳糖不耐受症,父母也不用太過擔心,這種症狀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性乳糖酵素不足或乳糖不耐症」,這些寶寶因為腸道內乳糖酵素較少,在喝完配方奶或母乳之後,會出現腸子脹氣、拉肚子等腸絞痛的症狀,大多好發在4~6個月左右。另一方面,由於配方奶與母乳中的乳糖是大分子,許多孩子在2~3歲以後,小腸黏膜的上皮細胞功能退化,已經無法製造足夠活性的乳糖酵素,也一樣會造成乳糖不耐,無法將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及葡萄糖小分子,腸壁難以吸收,就容易產生脹氣與不舒服,稱之為「後天性乳糖不耐症」。


選用低乳糖配方,照護寶寶健康

不管是缺乏乳糖酵素,或後天引發乳糖不耐適症的寶寶,在選擇配方奶時,建議爸爸媽媽可以選蛋白質分子較細緻的水解蛋白配方、乳糖<2克/升*及有添加益菌生的配方,且可注意水解蛋白配方是否有關鍵營養素例如:DHA,AA與葉黃素。如此,寶寶在這些健康因子的擁護下,就能擁有好體質和保護力,提升消化道機能的健康,讓營養素真正的完整吸收。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