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ㄘㄥˋ!」~教會孩子擤鼻涕!

「哈啾!哈啾!」……「媽媽,我不能呼吸!吸不到空氣啦!」……


鼻涕是怎麼來的?
每個人必定都有過鼻子發炎的經驗,在感冒時的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症狀,就都是因為呼吸道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發;在此時,鼻腔黏膜所釋放出大量的分泌物,就是俗稱的「鼻涕」。在發炎初期,分泌物多是以較清的水性液體為主;隨著發炎時間的延長,分泌物會逐漸黏稠,甚至變黃、變綠。通常經過藥物治療,或因身體免疫機能發揮後,多數就能夠痊癒回復正常了。

擤不好,問題大!
擤鼻涕的目的,是在清理鼻內的分泌物,以避免因為分泌物在鼻腔內停留過久,而引起細菌感染。多數醫師都相信擤鼻涕是清理鼻腔的方法,甚至還會建議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以利於鼻涕的清除。一般來說,擤鼻涕可以避免鼻腔內的細菌感染,而且通常擤鼻涕並不會有什麼問題發生,但是由於鼻腔後段的鼻咽腔有耳咽管與中耳相通,所以當擤鼻涕方法不當時,偶爾會引起的中耳炎、外淋巴廔等併發症,所以要能將鼻涕擤出而又不影響中耳壓力,就要有正確的方法

學擤鼻涕的時機
當孩子有鼻涕要「處理」時,常讓人覺得不知如何做才好。對大人而言,擤鼻涕只不過是小小的動作,而且成年人因為會自己調整擤鼻涕的力量,所以不至引發不適;但對小小娃兒來說,這可是必須經過大人教導,然後好好學習一番,才能學會正確的「擤」鼻涕方法。

當我們看到孩子是用口呼吸時,或在睡覺時會出現打鼾,就代表孩子「該擤鼻涕了」。一般而言,孩子在1歲半前,仍須由大人協助,例如利用吸鼻器將鼻涕吸出;到了1歲半至2歲後,爸媽就可以開始教孩子自己擤鼻涕的技巧了。

該如何教孩子擤鼻涕呢?
可以在平日沒有鼻涕的時候,就教孩子用鼻子「吹氣」的動作,等孩子鼻子吹氣的技巧熟練後,便再教他「張口吹氣」的技巧(這讓孩子學會在嚴重鼻塞時,有另一種呼吸方法)。而當碰到鼻塞嚴重的時候,可以在洗澡、洗臉時,利用熱毛巾熱敷孩子的鼻部,先軟化鼻涕,這樣鼻涕就會比較容易擤出。

1. 「擤」的力道剛剛好
切記提醒孩子,擤的時候不可使盡全力!當擤的力道太小時,可能達不到「擤」的效果,但如果方法不對、用力過猛時,就有可能使耳膜受傷,反而造成中耳炎。

2. 一次只要擤一邊
在幫孩子擤鼻涕的時候,不要同時壓住兩側鼻翼。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一次壓住一側鼻翼,一次擤一邊的鼻涕,慢慢將鼻水擤出後,即可換另一邊擤。在初期,爸媽可以在旁示範「吹氣」的動作與聲音,讓孩子比較容易體會出擤鼻涕的技巧。

3. 嘴巴要張開擤
剛開始,要孩子學習自己控制鼻腔出力的大小,是有點困難。有另一種保持耳、鼻之間壓力平衡的方式,就是在擤鼻涕的時候,讓孩子把嘴巴張開開、或吞口口水,對平衡中耳壓力也會有幫助。

4. 擤完後的護理
若鼻子被擤得通紅時,可塗抹油些性軟膏,如凡士林;另外,也可以使用薄荷油之類摩擦在孩子的胸口或低幾滴在衣服上、枕頭上,這同樣會讓孩子稍稍感到舒服一點。

吸鼻器真的有用嗎?
當孩子還小時,爸媽可以選擇使用質地柔軟、細緻、並且清洗容易的「吸鼻器」來幫孩子清除鼻涕,使用前,可以先用細棉花棒沾溫水,清理一下鼻孔,再以吸鼻器吸鼻涕。只是,要提醒您:吸鼻器只能清除鼻腔前部的鼻涕,而且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對鼻腔黏膜造成傷害,進而引起流鼻血,所以爸媽要很小心地使用。
 
擤鼻涕的能力重要嗎?
一般而言,孩子都要等到二歲半以後,才能學會用力並且有效的擤出鼻涕。但事實上,仍有許多小孩到了八歲,還是學不會自己擤鼻涕的技巧。不過,這項能力看似平凡,但其實對孩子的整潔能力與習慣的養成,卻是相當的重要;試想,孩子如果不會自己清理鼻涕,終日掛著二行黃黃的液體,必然是會引起同伴的嫌棄與排斥,這對人際間的相處定有影響。再者,在一項衛生教育的研究中顯示,教導幼兒擤鼻涕、咳嗽及深呼吸的方法之後,在五個月內,孩子呼吸道感染的狀況會有明顯的改善喔!所以,還是多花點時間及耐心,教孩子擤鼻涕吧!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