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新生兒居家護理

生第一個孩子時,大家都有一個相同的感覺——手足無措。 雖然,上天賦予母親奇妙的「母愛」與「母性的直覺」,但是,照顧孩子還需要正確的知識與經驗,所以最好能多了解一點簡易的家庭護理常識。以下舉出照顧新生兒的幾點原則,供大家參考。

日常照顧
飲食
母乳是最好的食物。有許多母親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親自授乳,或誤以為哺乳後會影響身材,孩子日後也不易斷奶,因而打消哺乳的念頭,花錢去購買「母乳化」的嬰兒奶粉,實在可惜。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除了奶以外,可以讓他吃一些新的食物,供給其他的營養。在添加新食物時,有些孩子第一次就能自然接受,有些孩子卻需要多次的嘗試才能適應。父母應該了解,孩子初次碰到新東西,難免會有退縮現象,這並不表示他故意不要或太挑剔,而是他還不習慣。做父母的不必強迫孩子馬上接受,而應耐心地多等待、多嘗試幾次,這樣比較有助於孩子飲食習慣的養成。

沐浴
以一天一次為原則,也可以視天氣情況而增減。對剛做母親的人而言。給新生嬰兒洗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孩子整個身子柔軟無力,而且滑溜溜的,很難抓牢。所以,剛開始時,最好請父親一起來做。比較不會手忙腳亂。

洗的時候,用手抹上肥皂,將全身輕柔地塗抹,皺摺的部位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要特別注意清洗。洗淨後。用大毛巾拭乾身上的水珠。並用棉花棒或小毛巾把肚臍處完全擦乾。尤其是對臍帶未脫落的孩子,更需徹底做好此步驟。否則容易感染,產生分泌物和異味。大一點的孩子在洗澡時,很喜歡拍打盆裏的水,以致水花四濺。這時,父母不要加以阻止,也不要動怒,不妨與他共享這份樂趣,孩子喜歡這段時間,就可以養成他以後愛洗澡的清潔習慣了。

給孩子穿衣服時,父母可以盡量地輕拍他、輕搖他、摟抱他或唱歌給他聽,使孩子由撫摸中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特殊照顧
新生兒黃疸(或稱為生理性黃疸)
血液裡的紅血球經常在製造和破壞,被破壞後,會產生一種叫「膽紅素」的黃色物質。新生兒的肝臟尚未成熟,不能產生足夠的酵素來處理膽紅素。因而膽紅素無法溶於膽汁中而排出體外,便會造成黃疸現象。這是新生兒很普遍的症狀,我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嬰兒有這種情形。出生後兩、三天,皮膚會由紅變黃,四至五天時最厲害,在七至十大時就會消退,早產兒則可能持續兩星期以上,大部分新生兒黃疸的症狀較輕,在皮膚不大黃的時候就會消退,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

目前,許多嬰兒在醫院出生時醫生或護士會主動觀察其皮膚,以了解黃疸疾病的情形,有了疑問,就抽出嬰兒的血液來檢查,隔一段時間再作一次,看看黃疸的程度上升還是下降了,然後給予適當的處理。

出院後,父母要繼續觀察孩子的膚色,並儘量使屋內的光線充足,讓孩于能間接受到目光的照射。衣著方面,避免使用紅黃色衣服或包布,以免影響對膚色的判斷。此外,要注意孩子的食慾、活力、哭聲、不安等情形。假如黃疸的症狀出現得較早(例如:在出生一兩天內,就出現黃疸),或是黃疸的現象持續得大久,沒有在十天內消退,或有顏色加深的趨勢時,都應該立即就醫,否則,膽紅素的高度超過了安全範圍,會導致神經核黃疸,或影響到腦細胞,產生「腦性麻痺等後遺症」

發燒
這是一個警告信號,告訴父母「孩子有某個地力不對勁了」。有時,孩子一讓燒,父母就急著讓孩子吃退燒藥,這樣一來,燒是退了,卻可能不知道孩子到底哪裡生了病。所以,該注意的是危險的「病」,而不是「發燒」這個信號。父母應觀察孩子的活動情形和精神狀況是否異於平常,如果量出孩子發燒而又無法立即就醫,可以調整室內的環境,流通空氣;儘量減少孩子身上的衣服,多讓他喝水,或將冰袋枕置於頭頸部,用溫水擦拭身體,利用水分蒸發帶走熱量,處理完畢,應該再量一下體溫。年齡愈小的孩子,父母愈要注意,如果沒有醫師的指示,不可以隨便服用成藥。

註:此處「新生兒」是指出生未滿一個月的嬰兒。

最新觀點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