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市」撫養的小寶貝~處理孩子的遷移與調適問題

  職業婦女在無法兼顧育兒工作與上班職務的情形下,請人代為照顧幼小的孩子常是必要的措施;由祖父母照顧孫兒的隔「代」撫養是很常見的,有的則是把孩子托給遠在外縣市的親戚,於是,就出現了隔「市」撫養的特殊情況了。

  孩子一生下就寄住在南部鄉下公婆那兒,現在快要上幼稚園了,我和先生滿心歡喜準備要接他回來,他竟然吵著不肯回來。

  職業婦女在無法兼顧育兒工作與上班職務的情形下,請人代為照顧幼小的孩子常是必要的措施;由祖父母照顧孫兒的隔「代」撫養是很常見的,有的則是把孩子托給遠在外縣市的親戚,於是,就出現了隔「市」撫養的特殊情況了。

  如果照顧孩子的保母或親友與自己同住在一個縣市內,不論半日托、全日托或全週托,至少到了週末,父母親總會把孩子抱回家去或者前往探視。但是隔市撫養就沒有這麼方便了,尤其如果母親與孩子一南一北相隔遙遠,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見面,親子間的連繫就少了。於是,父母不免常掛念著孩子,考慮什麼時候把孩子從外地接回來比較好。事實上,如果情況許可,應該儘早接回。拖得越久,孩子在適應上愈容易有困難。

◎體諒孩子情感的不捨
  隔市撫養的孩子接回家時,各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對新環境適應較慢,剛回到自己的家,哭鬧不休,吵著要找原先照顧他的人,這種情形常令父母很惱火。想想,為了將孩子接回來,排除了多少困難,費了多少苦心,孩子竟然不合作、不領情,的確叫父母不好受。對於原先的照顧者,父母也存著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十分感謝對方愛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看到孩子對他念念不忘,甚至超過自己,父母也覺得不是滋味。

  母親與保母之間本來就有一份微妙的關係存在;母親仰仗她的幫忙,心中卻也常有一些不滿意,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事常會有一種求全的心理;假手他人照顧孩子,很難毫無微詞。

◎換個角度想一想:孩子只是念舊~
  對孩子來說,與原先日夜照顧的人道別、離開熟悉的環境,也是一次重大的分離經驗,小小的心靈是沉重與不安的,他需要時間去適應,父母要了解和接納孩子一定會有的強烈情緒反應。
  也有的孩子在剛剛回家時,出奇的乖,像作客一樣,或許那是因為他對父母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與歸屬感的緣故;另有些孩子在感到安全之後,開始大吵大鬧,亂發脾氣,這可能是他適應的過程,父母需要加以體諒,以耐心和信心加以協助。

◎用時間培養親情
  如果父母另有其他的孩子時,那麼,在比較感情的親疏上,會更有差別;對於一直留在身邊、親自帶大的孩子,當然有濃厚的情感,而對隔市撫養的孩子不知不覺地就顯得不那麼親,這種現象也令父母覺得不安。
  關係上的欠缺,需要時間才能重新建立起來,因此,父母不要急著補償,不妨多擁抱他,多有目光的接觸、多與他微笑、聊天,用時間來培養親情,這段調適的時間,對於隔市撫養或是在家長大的孩子,甚至父母自己,都是必須的。如果能運用漸進的方式(如:事先跟孩子說明),等三方面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後,再逐步地正式接孩子回家,這將會比沒有事先預告就突然帶回家來要好很多。

  隔市撫養是父母出於不得已才採取的做法。孩子回到父母身邊以後,父母要有信心,相信基於親子之間的自然情感,只要假以時日,必定能克服冷淡、拉近距離,隔市撫養的孩子終又能再成為「自己的」孩子。

本文節錄自《愛與管束》,鄭玉英著,信誼基金出版社,2004年2月。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