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時間,學會管理作息


養成時間概念,對適應上學生活很重要,當孩子在生活中常說出與時間有關的字眼,對鐘錶和月曆也都充滿興趣時,爸媽只要運用簡單的工具和方法,就能幫助孩子建立起清楚的時間概念。

用具體事件讓孩子認識時間
時間概念雖然抽象,但爸媽可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引導。幼兒的時間概念主要是透過每天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四周環境或大自然的變化而逐漸形成。例如:天亮了就是白天,也是「爸爸上班、我上學的時候」;吃完晚餐、說完故事,則是要準備睡覺的時候。當孩子每天固定經歷這些生活事件,並逐漸認識數字時,就能進入認識月曆和鐘錶的階段。

家中如果有日曆,爸媽可以讓孩子負責「管理」,一天撕掉一頁,體會時間流逝的感覺;如果有月曆,可以讓他每天劃掉一格,或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當孩子對一天一格熟悉之後,爸媽就可以解釋「月、星期」這些概念,並讓孩子記下哪一天是他的生日、爸媽的生日,或是母親節、父親節等特別的日子,和他一起用貼紙或畫畫的方式做記號。

學會看時鐘,練習管理作息
學看時鐘大多是從幼兒園大班開始。爸媽可以找一個有1∼12的數字,且字體大又清楚的時鐘,先從長針、短針開始教導,例如:「短針指到7、長針指到12就是上學時間;長針、短針都指到12就是吃午飯的時間。」等孩子的概念比較清楚之後,再讓他練習自己撥轉時針和分針;在使用真正的時鐘之前,如果家中或學校有玩具學習鐘,也可以用來練習,例如:爸媽說出一個時間,請他撥到正確的位置上。當孩子學會看鐘錶後,爸媽可請他幫忙報時間,讓他實際運用在生活中。

孩子的時間概念發展程度
年齡 時間概念
5歲 5歲對日曆和鐘錶特別感興趣,已能夠學習看時鐘或手錶。能從星期一數到星期天,會正確回答與時間有關的問題,例如:「今天星期幾?」「你幾歲了?」
6歲 由於對「過去」的概念更清楚,特別愛聽爸媽和自己小時候的事,也喜歡聽祖先的故事。能分辨生活作息時間,知道起床、吃早餐、上學、放學、電視節目的時間是確定幾點鐘。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