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孩子不怕假性過動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不但專注力高,更能透過書本學到是非、紀律、禮貌及跟人相處的道理,長大將是一個有內涵、不膚淺的人。

文/洪蘭 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節錄自《遊戲與閱讀》

暑假是老師充電的時候,許多學校都在學期結束後,立刻辦研習會或工作坊,請老師把這一年的教學心得作個總結,從檢討中求進步。在這些教學檢討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班上過動兒增多了」。

這是很奇怪的事,以前沒有這麼多注意力缺失的孩子,為什麼現在一班都有一二個,最多居然可以到四個呢!

假性過動兒多半是電視兒童
真正的注意力缺失和過動(ADD/ADHD)是大腦裡神經傳導物質的不足,它有生理上的關係,不會突然增加很多,這表示有一部份疑似ADD/ADHD的孩子,其實是假性的注意力缺失和過動。仔細觀察起來,這些假性過動的孩子都有一項特性——不喜歡閱讀;他們小時候很少被父母抱在身上親子共讀,絕大多數是電視兒童,很少安靜坐下來,完成一件事。

閱讀的好處是,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若不專心,眼睛會跳行,就會讀錯。看電視時,雖然也是坐著,但是電視畫面是不停閃動的,一秒鐘有24~26張圖片,靠著眼睛的視覺暫留使它變成連續的影像,會動的東西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動太多,2分鐘超過10次的拉近鏡頭、剪接或轉換鏡頭會使大腦工作過量而疲累。

圖片一次帶給我們很多的訊息,使我們無暇去思考細節是否合理,我們隨著影片跳換的速度在吸收資訊,若是一停下來思考,後面的訊息就忽略掉了,不像閱讀是隨著自己理解的速度進行,隨時可以停下來想,還可以「倒帶」回溯到前面不懂的地方

因此閱讀是主動的接受訊息,操之在己;看電視是被動的,操之在人。如果比較看書或原著改編成的電影,那麼看書得到的資訊比較多,而且看書是自己的想像力,看電影是導演的想像力,它會鎖住孩子本身自發的想像力。所有的研究都指出電視保母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漸進式親子共讀 培養專注力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很簡單,把孩子抱在身上,在他坐得很舒服時,先唸短短幾分鐘的故事書給他聽,用手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的講過去,訓練他專注在書本的能力,然後逐漸拉長時間,從5分鐘到10分鐘,到15分鐘,最後到30分鐘。當孩子可以安靜坐在身上聽故事30分鐘,不會爬上爬下來吵鬧時,你就可以放心他不是過動或注意力缺失了

從閱讀學紀律 內化求知慾
透過閱讀,我們教他是非、紀律、禮貌及跟人相處的方法。現在越來越多幼稚園的孩子聲音沙啞,聲帶已經壞了,失去童聲的甜美。原來他們在家中沒有學好規矩和紀律,進了幼稚園,人多時要說話就用喊的,要引起別人注意時用拉的,不喜歡別人時用推的。

當然我們知道孩子遊戲時跑跳喊叫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喊到聲音沙啞就不自然了。噪音對別人、對自己都是傷害。最主要沒有學會紀律的孩子是無法受教的。這種孩子進入小學後,就變成老師的頭痛人物了,因為課堂需要維持紀律,不可隨意站起來走動或大聲說話。一旦講不聽,被貼上過動或注意力缺失的標籤,對孩子是一輩子的傷害。

不論社會是多麼的民主開放,人們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仍然是以歧視的眼光來看待的。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儘量自己帶他、養成他閱讀的習慣,不但可以啟發他的智慧,將求知慾內化成他人格的一部份,更是給他安全感(沒有什麼比坐在父母身上,得到父母完全的注意力更令孩子高興的了),閱讀是一個工具,可以打開人類知識的門。

教養,從小培養孩子的深度
如果從小培養孩子喜歡有深度的東西,他將來即使不是俊男美女,有內涵不膚淺的談吐也會令人耳目一新,另眼相看。孩子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投資,透過孩子,我們的基因得以傳下去,完成大自然賦予我們使命。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就如同我們是他們的禮物一般。暑假中請盡量陪伴孩子,養成他良好的紀律和專注習慣,這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點上。

書籍簡介

遊戲與閱讀

最符合孩子需求的學習方法
遊戲是孩子的天職,閱讀是自主學習的歷程。孩子透過遊戲和閱讀,不但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增長知識,更能認識自己也瞭解別人、培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與人分享及合作。洪蘭教授以許多研究證據說明遊戲、閱讀和大腦發展的關係,並且強調:
․從小會玩、有很多玩伴、常在戶外玩的孩子,EQ更好。
․請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和空間盡情遊戲與閱讀,即使作點白日夢也能讓腦筋充電,身心舒暢。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閱讀的方式也要隨著孩子的天性而有所不同。


作者簡介    
洪蘭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年推廣閱讀,並針對台灣教育、社會問題提出精闢見解,藉著寫作、翻譯和演講,分享正確的腦科學知識及為人處事的道理。著作及譯作豐富,包含《遊戲與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情緒和品格》(信誼出版)、《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請問洪蘭老師》(天下雜誌出版)等。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