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書籤: 貼到Facebook 貼到推特(twitter) 貼到噗浪(plurk)

 

 

 

養育快樂孩子,與10個常見的錯誤思維說NO!

 

整理/陳幸伶 
取材/摘自《帶孩子遇見幸福的100種方法~不可思議的正向教養》第一章
著/提摩西.J.夏普博士(信誼出版)


近二十年來,被稱作「快樂的科學」的正向心理學,備受各方關注。在心理學家和快樂專家提摩西‧夏普博士《帶孩子遇見幸福的100種方法~不可思議的正向教養》一書中,特別應用了正向心理學原理,針對父母的教養任務與親子關係,提出了100則簡單易行的方法,協助爸媽辨識與運用孩子的優點,提升樂觀的程度。

成為孩子的學習楷模
孩子從觀看自己的父母中學習如何身處這個世界。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成為一個好的角色楷模。如果父母很消極和恐懼,孩子學到的就是這個世界很困難而危險;如果父母很積極、健康和快樂,孩子學到的則是生命總有些值得享受和欣賞的部分。

學會辨識、分類和處理生活各方面的負面想法,可確保你的孩子在近期和未來都能獲益:他們將瞭解到,跟懂得因應困境的父母一起生活會很有樂趣,而且從父母身上,他們將能學習並發展出良好的個人因應策略。

將負面想法分類檢核
數十年來,臨床心理學家和研究者已找出一些常見的錯誤思維。以下是10種最常見的錯誤思維。想一想,有沒有哪一些讓你覺得很熟悉呢?

●10種常見的錯誤思維
□1.過度類化:根據單一事件或小片段的證據就得出普遍的結論;預期壞事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即便這件事實際只發生過一次。例如:「亨利在超市裡大叫。他老是亂發脾氣。」

□2.過濾:只注意負面事物而忽略了正面的部分;忽略與你的觀點相牴觸的重要訊息。例如:「茱莉在考試中十題只答對了八題。我不懂她怎麼可能做錯這兩題。」

□3.非黑即白的思考:以極端的態度看待情況而不考慮中間地帶。例如:「孩子們老是在吵架,所以沒必要帶他們出去吃晚餐。」

□4.個人化:認為別人所說或所做的事,都是在針對你做反應,或某種程度與你有關;把不關你的責任通通攬在身上。例如:「我5歲的兒子好像老是在打架;我一定是個很糟糕的爸爸(媽媽)。」

□5.災難化:高估災難發生的可能性;預期會有無法承擔或難以忍受的事情發生。例如:「如果我的孩子從遊樂器材上摔下來傷到自己,那該怎麼辦?」

□6.情緒推理:對事實有錯誤的感受;認定你對自己感到的負面東西全是真的。例如:「我覺得養育子女很難,對這方面我完全不抱希望。」

□7.讀心術:對他人的想法、感覺和行為預作假設,完全沒有檢驗證據。例如:「我太太跟我對於小孩的事常常意見相左;她一定覺得我是個很糟糕的爸爸。」

□8.「應該」的陳述:用「應該」或「必定」來對自己或他人建立不切實際的預期;運作的規則苛刻,而且不容許彈性存在。例如:「我的孩子應該跟我一樣,能做這項運動。」

□9.放大/貶低:誇大負面訊息或經驗的重要性,同時還無視於正面的訊息或經驗。例如:「跟我女兒道歉,並無法彌補我上星期對她大吼。」

□10.預言:預先推論結果,並認定自己的預測是既定的事實。例如:「我的兒子以後會一直是個大麻煩。」

如果你的思考模式中,有部分屬於上述的任一種想法,也請不要絕望。我們都有可能犯這些錯,特別是在有壓力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判定這些錯誤是否有害你的生活,以及你是否準備好要盡力改正。

下次當你開始做負面思考時,請先把這些想法記下,然後用上述「10大錯誤思維檢核表」檢查那個想法。如果在想法一出現時便能加以檢核、標記,會幫助爸媽產生正確判斷的能力。一旦你學會了如何辨識負面想法,並加以分類或標記,你就已經準備好開始主動地挑戰和處理這些想法了。

延伸閱讀:《學習轉念,爸媽這麼做!

 
 

 

 
 

 

本篇文章讓你覺得?

 

投票結果

 

內容普通、只是一般的資訊
內容沒有幫助

 

 

有幫助 普通 無幫助
 
 
 
讀完本篇文章你還想找?     

 

 


  你好, 回小窩,(登出)

 

 
貼到funP網路書籤 貼到HEMiDEMi網路書籤 貼到MyShare網路書籤 貼到UDN網路書籤 貼到Google書籤 貼到Yahoo!MyWeb 貼到Del.icio.us書籤 貼到Windows Live Favorites 貼到Facebook 貼到噗浪(plurk) 貼到推特(twitter)

 

 

 

 

 

 

 

小小年紀就會兇媽媽
 

網友問題:
我的女兒1歲9個月,我總是採取愛的教育,但爸爸覺得我必須兇他才能教導規矩。或許他是被我寵壞了,最近叫他吃東西也不好好地吃,有時還打我或兇我,該怎麼辦呢?(宜蘭 佩佩媽媽)

 

專家回覆:林欣慧

1~2歲多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意識,但口語表達能力有限,也還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容易出現不合作或是類似打人、罵人的攻擊行為,的確是比較難管教的階段;但這並不是因為孩子不愛媽媽才不聽媽媽的話,請不用灰心沮喪。

愛的教育≠寵壞孩子
媽媽希望用愛來教育孩子是很正確的想法。管教孩子時,用鼓勵、讚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