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是「壞」嗎?

父母看待孩子的行為,應該先反省一下自己對「好」、「壞」的觀念,是否很清楚?例如︰孩子有所謂的「壞」行為出現時,我們是否能確定,他是不是真的學壞了(也許他並不是在學習,只是很單純的模仿而已);我們又是否能夠避開個人的情緒和好惡的影響,先去分辨孩子的行為是「暫時性的表現」,還是「永久性的行為」?判斷一下孩子是否真的是「壞」,然後再決定是否要採取制止的行動。要知道,如果孩子的行為只是一種暫時性的表現,稱不上所謂的「壞」,而我們卻一口認定他壞,那麼很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父母還應該了解支配孩子表現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因為,學前幼兒的行為完全是屬於他律性的(即由別人為他制定規律),他本身並不知道什麼是「壞」的行為。有時候,他也許是為了要表現自己的能力,或是為了試探別人是否能夠接受而表現一些行為。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藉著說理的方式,以具體的比喻,讓孩子從實例當中獲得見證,知道原來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進而去改正它。

怎樣引導他學「好」?

孩子進入托兒所(幼稚園)後,接觸人、事、物的層面擴展了,難免會帶給他一些不良的行為示範(例如︰打人、罵人)。托兒所或幼稚園老師身負教育的使命,自然應該好好地引導幼兒往社會所接受的方向走,例如以正面的方式告訴孩子︰「老師不喜歡打人的孩子」、「說說看,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孩子」等等。孩子為了博得老師的喜歡,便會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行為。當然了,處理的方法要因人而異,有的孩子適合採取暗示的方法,有的則需要明白告誡。無論如何,給予孩子正面的鼓勵,會有所幫助,千萬不要用打罵的方式。

此外,父母不妨多注意孩子,當孩子有好的行為表現時,應該毫不吝惜地誇獎他;對一般不會引起立即傷害的「偶爾好玩」的壞行為,則可以「故意忽略」,使孩子覺得這種模仿行為「沒有得到預期的注意」、「不好玩」。但是,最積極的方法是,父母以身作則,樹立許多好榜樣讓孩子學習。同時,以各種方法,例如︰看行為對照的圖片或講述故事,告訴孩子何者是好的行為,何者是不好的,進而告訴他為什麼。如果能再配合一些措施,例如︰不希望孩子亂丟紙屑,家裏不妨多放置幾個垃圾桶,那麼,良好的習慣將更容易養成。

孩子的所謂「壞行為」改正後,會不會再犯呢?這是有可能的,但這並不表示您的處理失敗,有可能是父母當初說理不清,孩子不理解所致。您可以作進一步的解說、澄清。如果孩子真的是冥頑不靈,再施以處罰,畢竟處罰或獎勵對孩子的約束力還是很大。只是,在處罰時一定要對孩子說明清楚,哪些是不能做的行為;哪些是爸爸媽媽喜歡的、可以做的。孩子有所遵循,處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好容易,學壞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裏,父母扮演著有如一面鏡子的重要角色,既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也是孩子價值判斷的標準,更還擔當著引導孩子建立良好行為的重要模範。因此,父母對自己的行為應該小心謹慎,本身要堅守訂定的行為原則,建立良好的表率。同時,對孩子應該有愛心,耐心解說、指正孩子所犯的錯誤。最重要的,對孩子的處罰與獎賞標準,應該有穩定性與一致性,不朝令夕改,不隨著自己的情緒好壞而變化,使孩子無所適從。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學壞,害怕他遭受挫折與失敗,因而往往給予過度的保護,事實上,孩子無法永遠生活在父母雙翼的保護下,而父母也無法期望孩子只從外界學習到好的行為,與壞的行為完全隔絕。有時候,給孩子面對失敗、處理挫折的機會,也是一種很好的經驗、教訓。在適當的範圍裏,讓孩子去經驗挫折與失敗,以及學習如何去處理失敗與挫折的經驗,可能是非常必要的。

任何人都有人生的苦惱,也容易受情緒所左右,但如果能夠儘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孩子面前表現良好的行為,做個快樂的父母、快樂的老師,那麼,孩子生活在一個快樂而甜蜜的環境裏,有良好的行為指導,是不容易學壞的。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