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玩,快樂學!

有了孩子之後,生活中就充滿了發現的樂趣。你從孩子的反應和不斷地嘗試和修正中,漸漸釐清了「原來寶寶是這樣想的」、「原來他已經會用他的小手指了」。但仔細回想一下,這些讓你歡喜讚嘆的瞬間,都是發生在什麼時刻呢?

是的,都是孩子玩遊戲的時候。

生活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
世界上,沒有一個孩子不貪玩。在孩子的眼中,所有沒嚐過的、沒看過的、沒玩過的,都是值得花時間找答案、必須解開的秘密,而這些活動正是孩子的「遊戲」。天生的好奇心,讓孩子隨時隨地都能遊戲;每玩一次遊戲,孩子就多了解自己,多認識身邊的人事物,或更熟悉某一種能力。又因為孩子是發自內心主動想玩,所以遊戲中的孩子都是快樂的;當孩子的問題找到了答案,他的好奇心會獲得滿足,心也是快樂的,自然會更愛遊戲。所以一個愛遊戲的孩子,身心是健康的,能力也是持續成長的,根本不需要上潛能開發課,也能成長得很好。

玩遊戲,能力成長ING
談到幼兒學習模式,學前教育專家有一句話說:「我聽到,我忘了;我看到,我記得了;我做到,我就理解了。」身心和各項能力尚在發展中的孩子,必須透過具體的操作、親身的體驗才能學得較好。但爸媽可別小看了遊戲的功能,在孩子玩的過程中,他的各種能力正在不斷地成長呢!

孩子的遊戲行為與身心發展息息相關,爸媽透過觀察孩子喜歡玩什麼、和誰玩、怎麼玩,不僅能了解他的個性、喜好與長處,也能了解他在語言、動作技能與認知思考方面的發展狀況,以及社交技巧是否夠純熟。

很多爸媽總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玩,會浪費太多時間,影響學習成果。但早在1990年,聯合國便已頒佈「遊戲權」是每個孩子都該享有的基本人權;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研究與統計也顯示,讓孩子在學齡前遊戲,不僅能增進孩子的學習動機與人際互動的技巧,還能讓他學到許多背景知識,為之後入學所需的技能打下基礎。因此,想引發孩子學習的第一步,必須先讓孩子遊戲,只有盡情遊戲,孩子的身心才能好好發展;而當爸媽了解孩子遊戲的模式與發展歷程後,也才能在遊戲的過程中,適時地助孩子一臂之力。

以孩子堆疊積木為例:

● 認知能力:大小、形狀、重量不同的積木能讓孩子對量與形狀有初步的概念。此外,沒有特定組合方式的積木能讓孩子在堆疊的過程中發揮創造力。
● 肢體動作能力:孩子在拿積木時能練習手眼協調與抓握的能力。
● 語言能力:跟玩伴討論或是借積木時,孩子能練習到口說與語意理解能力。
● 社交能力:當孩子和玩伴一起合作時,孩子能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與分工合作。
● 自信心:積木堆疊成功時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與自信。

隨智能發展,遊戲力更上一層樓
認知發展是影響孩子遊戲行為的最大因素,國外研究者在觀察了臺灣與美國等地的學齡前幼兒遊戲行為後發現,心智愈成熟的孩子,他的遊戲行為也會愈複雜。研究幼兒遊戲行為的以色列學者史米蘭斯基(Smilansky, S)以兒童認知發展的觀點,將孩子遊戲方式分齡切成以下4類:

●0~2歲:功能性遊戲
爸媽會發現,每當抬起寶寶的腿,重複地跟他玩踩隱形腳踏車的時候,孩子總是笑得樂此不疲;而即使寶寶還不會說話,也總對於模仿你的發音感到百玩不膩。這種不斷地重複某個單一動作,就是功能性遊戲。由於2歲前的孩子仍在練習如何讓自己的肢體動作更流暢,因此功能性遊戲最常出這個階段。此外,大一點的孩子在練習新的動作技能時也會出現這個遊戲特徵。

推薦玩具:手搖鈴、球、形狀套套桶、積木、推拉車、能讓寶寶爬進爬出的紙箱隧道、彈跳床等。

●2~6歲:扮演性遊戲
相信爸媽一定看過孩子模仿你做菜的模樣,或是餵洋娃娃吃飯的樣子。這種轉換自己或他人的角色的動作,就是扮演性遊戲,像是假扮醫生幫玩偶打針、演出故事書的情境都包含在內,是2?6歲孩子常出現的遊戲特徵。

推薦玩具:娃娃、模擬餐具、模擬針筒與聽診器等。

●2~7歲:建構性遊戲
從孩子過完2歲生日起,爸媽將發現,他經常會帶給你許多出其不意的驚喜。無論是用積木蓋的高樓、黏土作成的熱狗、甚至是用樹枝畫出爸爸的臉,這種有目的地創作,就是建構性遊戲,是2~7歲孩子常出現的遊戲特徵。

推薦玩具:黏土、蠟筆水彩、拼圖、積木等。

●6歲以上:規則性遊戲
這是6歲以上孩子的主要遊戲特徵,此時已能了解並接受規則,像是玩撲克牌、跳棋等。

推薦玩具:撲克牌、跳棋、賓果遊戲等。

爸媽在提供孩子遊戲的環境與玩具之餘,別忘了還要多鼓勵他的遊戲行為,並適時引導,才能讓他的遊戲能力更上一層樓。

遊戲模式,隨著年紀不斷改變
很多爸媽常會擔心,孩子都自己一個人玩,不參與別人的遊戲,不然就是喜歡在遊戲團體中走來走去,究竟是不是有問題?其實,孩子並不是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而是他正在觀察別人如何進行遊戲;孩子並不是不喜歡和別人玩,而是他仍在試驗自己在玩的遊戲究竟還有哪些玩法與驚奇的地方。

研究幼兒遊戲行為的知名學者派頓(Parten, M)認為,由於孩子的心智發展尚未未成熟,因此他們會有觀察、自行探索等各種的遊戲行為。以下就讓我們從幼兒社會發展的角度,了解由派頓所歸納出的6種遊戲模式:

● 不參與行為
此時孩子的遊戲行為並不明顯,因為他並沒有在玩任何物品,只是在做隨意探索的動作。0~2歲的孩子常以這種遊戲模式為主。

● 旁觀者行為
孩子沒有在玩任何物品,但會花大部分的時間觀察別人玩遊戲,少數時會問問題或提供建議,但不會加入他們,常見於2?3歲半的階段。

● 單獨遊戲
當孩子在玩遊戲時,他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與外界沒有任何互動。常見於2~3歲半的孩子。

● 平行遊戲
孩子在團體中還不會和別人一起玩或有互動,但會玩同性質的玩具,例如,兩個孩子各自把玩積木,彼此沒有交談。常見於2歲~3歲半的孩子。

● 聯合遊戲
孩子仍是各玩各的,但是他們會去觀察週遭的環境,或是跟外界互動,像是跟旁邊的孩子交談,或向對方借玩具車來玩。常見於3歲半~4歲半的孩子。

● 合作遊戲
孩子開始一起玩了,而且會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例如,孩子在教室裡一起用積木蓋101大樓。這類遊戲行為,常見於4歲以上的孩子。

孩子的遊戲模式會交替出現
雖然隨著孩子長大,他的遊戲型態會愈來愈接近以互動為主的聯合與合作遊戲,但其實以上6種遊戲模式對3歲半以上的孩子常常是交替出現的。美國的研究者指出,當孩子不想和別人互動,或是在決定是否要玩新遊戲時,他的遊戲型態常常是平行或旁觀者;爸媽也會發現,當孩子在作美勞、玩拼圖或閱讀時,總是特別地專注和安靜,其實他就是在進行單獨遊戲。因此,爸媽不需擔心孩子的遊戲型態突然改變的情形。

不過,倘若孩子都只喜歡一個人玩,且與人沒有目光接觸、喜歡重複某個特定動作、語言發展又落後同齡的孩子時,爸媽應盡速帶他至兒童心智科作諮詢診治。

最新觀點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