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得多,長得好──童年必玩的感官遊戲

玩,是人類的天性,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透過玩的具體經驗,幼兒試著發掘新的技能,也容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讓已習得的技能更加精進熟練。

玩,是人類的天性,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透過玩的具體經驗,幼兒試著發掘新的技能,也容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讓已習得的技能更加精進熟練。

被稱為幼兒園之父的福祿貝爾(Froebel,1782-1852)曾說過:「遊戲始於快樂,終於智慧。」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位承認遊戲的教育意義,也是第一位為孩子創作玩具的教育家。他認為兒童就像顆種子,孩子要成長,最需要的就是陽光、空氣、水,因此,提供學齡前孩子一個如同花園般自在探索與遊戲的成長空間,是相當重要的事。

你家也有宅小孩嗎?
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在室內,孩子已日漸習慣用「冷氣」取代「微風」,以「日光燈」代替「陽光」,身邊充斥著電子類玩具;都市叢林長大的孩子,少有機會能「腳踏實地」在土地上奔跑,即使赤腳也多是踩在光滑的人造地板上,離開「地氣」很遠,體能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七感能力因此漸弱。長期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怪乎會養出四體不動、七感不敏的「宅小孩」了。在國內推廣感覺統合近26年的感覺統合潛能開發學苑執行長──高麗芷老師,從臨床經驗來看,發現有感覺統合問題的孩子,的確比從前多了很多。

玩遊戲=物「玩」、境「遊」、人「戲」
然而,很多爸媽往往因為不夠了解孩子的遊戲需求,忙著送孩子到各類才藝班、安親班,把時間填得滿滿的;即使買玩具,也以為選最貴、最新的高科技玩具對孩子最好。針對此點,長期推動「遊藝學」的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教授張世宗教授,對「玩遊戲」提出了另一種看法,他認為:「玩,指的是與玩具互動;遊,指的是與情境互動;戲,則是與人互動。如果能兼具這三者,會是最理想的幼兒活動。」

玩具,其實是孩子遊戲和經驗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孩子的經驗和文化,但是當玩具都窄化成單一功能的商品時,童年的經驗就會變得很貧乏。「現代孩子的生活處在失衡的狀態,最大的問題在於擁有太多高科技(High Tech)、低觸感(Low Touch)的玩具,但是太少的遊戲。孩子尤其特別缺乏打赤腳、玩泥巴這類必要的感官遊戲經驗。」張世宗教授說。

所以,如果爸媽能帶著孩子走入自然環境(境遊),多親近「沙、土、水」這類沒經過太多加工、也不太需要消耗能源的玩具(物玩),為孩子約一群玩伴,爸媽也投入遊戲陪著孩子開心地玩(人戲),自然能讓「玩.遊.戲」三者的樂趣與效應大大提升了。

沙、土、水,童年必玩的超級玩具
從感覺統合的觀點來看,人類腦部的活動與感覺輸入刺激的質與量,其實有著很密切的關係。當感覺刺激的量減少,腦部活動會趨於緩慢;反之,感覺刺激進入腦部時,腦部則趨於活躍。針對這點,高麗芷老師也提醒爸媽:「由於沙和土是屬於觸感較粗糙的物質,是打通觸覺神經通路的極佳媒介,所以特別能增進幼兒觸覺的敏銳度。

此外,「沙、土、水」也因為同時具有「形式開放、玩法開放、功能開放、成果開放」這四種特性,所以成為張世宗教授大力推薦幼兒在戶外必玩的遊戲類型。因為進入遊戲的門檻低,所以每個人都能參與;也因為沒有一定的玩法,因此,每個孩子都能依自己的創意與沙、土、水互動,從遊戲中獲得的能力與成就感也是大不相同。

洪蘭老師曾為文提醒過爸媽:「人生真正的教室是在窗外」。希望爸媽可以重新認識水、沙、土遊戲的樂趣與重要性,陪孩子走入窗外的教室,盡情歡笑與遊戲!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最新觀點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