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錯誤教養,讓小天使變小惡魔

出門拖拖拉拉、邊吃飯邊玩講不聽、總是不肯收玩具……面對這些「小天使」變身成「小惡魔」的狀況題時,爸媽心裡總會盤算著到底是要拿出甜點「利誘」,還是祭出愛的小手「威逼」就範。但是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諮詢/呂翠夏∣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陳富美∣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根據輔仁大學兒與家庭學系的陳富美、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學系呂翠夏兩位教授的研究,很多讓爸媽覺得心中的「小天使」變身成「小惡魔」的問題行為,追根究柢可能出自於爸媽平日自身的錯誤引導。

以下6個常見錯誤行為,請和你的另一半一起想一想,你們是不是常常這樣做?

1. 教養原則隨時變變變
生活的規律性對小小孩來說,其實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透過重複的歷程,孩子建立了生活應該有的節奏,理解了何時該做什麼事、該如何進行,生活的步伐就不會亂,心情也比較不會受影響。陳富美教授指出,從研究中可發現,「權威型」跟「放縱型」兩類教養風格經常是同時並存的。很多爸媽雖然訂了規矩,卻總是在變動中,昨天嚴格執行規則,但今天因為太累就跳過,誤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教養要保有彈性」,但孩子一旦嘗過甜頭,自然就會想測試你的底線,看看這次你會不會又心軟、妥協答應他。

2. 家人的教養原則各個不同
想要預防或終止孩子測試父母底線的惡性循環,家中的教養者也必須先有一致的教養觀。如果在教養原則上意見分歧,「多頭馬車」也容易讓孩子養成「雙面行為」。比如爸爸說不能看電視超過30分鐘,但媽媽卻說可以,孩子便會覺得家中根本沒有一定的標準,無時無刻都想要嘗試挑戰爸爸的規定,是否真的堅不可破,親子衝突自然不斷上演。

3. 教養標準訂得過高
有的爸媽總會忍不住將孩子的表現跟親友的孩子、或是小時候的自己、甚至心中「理想」的孩子相比,卻從未思考設定的規矩是否合理、或是否有調整的空間。事實上,當你在氣惱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必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標準,並在中間求取平衡。以常見的親子睡前衝突為例,不論是上班的父母或是全職的媽媽,都是在「電池快沒電」的疲憊狀況還必須照顧孩子,孩子也許只想多爭取時間和你相處,但拖延的5分鐘,對累到不行的爸媽來說,卻可能像是1小時,爸媽常不自覺地提高了對孩子「沒能準時上床」的標準,而引爆一場床邊大戰。

4. 沒有清楚說明要求孩子作的行為
孩子「講不聽」,有可能是因為語言能力發展限制,聽不懂指令,也可能因為自我控制的能力不足,不願執行命令,比如:當孩子要摸火,有爸媽只會大聲叫孩子的名字,或說了太複雜的道理,讓孩子不知該作什麼。陳富美老師指出,其實爸媽只要以堅定的語氣、嚴肅的表情、清楚說出必須禁止的動作,加上抓住孩子的手(肢體語言),孩子便能從各種線索了解這個指令的涵義與嚴重性。

此外,呂翠夏老師也提醒爸媽,有時孩子不聽是因為太專注在活動上,尚未準備好將注意力移開。因此父母可以提早告訴孩子將要做的事,給他多一點結束、轉換和啟動的時間。一般而言,除非孩子從小就累積了不適當的教養概念,才會不聽話、想測試父母的反應,否則小小孩通常不會故意不執行要求,中班以上的孩子通常也已經能聽得懂道理了。

5. 只處罰孩子的壞行為,從未鼓勵好表現
陳富美教授常常面對氣急敗壞的媽媽,數落著家中孩子的N大罪狀,尋求解套的教養對策。這時候,她通常會請爸媽先挑出1項孩子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接著寫出4項孩子表現得還不錯的正向行為,然後請爸媽在接下來的這個禮拜,努力幫助孩子改進最需要改進的項目,但持續稱讚他的4項正向行為,幾乎所有的父母在一個禮拜後,都會驚訝地罪狀都神奇地消失了。而這其實是因為父母的正面情緒帶動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當鼓勵孩子的正向行為時,孩子更願意有好表現,在行動時也會多想一下,負向行為自然便會減少

6. 言行不一,或以不恰當的方式管教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有些爸媽經常採取口頭恐嚇,卻不採取任何行動,比如當孩子在餐廳吵鬧,爸媽常說再吵就回家,但是往往做不到。孩子經過幾次經驗,就會知道爸媽根本不會言出必行,沒有教養原則的「放羊的父母」,自然會養出「教不動的孩子」

有些父母常會跟小小孩說:「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或我要把你送給別人)」,這樣的行為其實反而會讓孩子更缺乏安全感,會一再地做出不當的行為來測試父母「是否還愛他」。而有的父母常會對孩子說:「你再這樣,我就叫醫生把你抓去打針」這類恐嚇孩子的言語,不僅會威脅到親子間親密依附與信賴的關係,還會造成節外生枝的麻煩,讓孩子誤以為醫生是很可怕的人,從此怕上醫院。

以上這些錯誤的教養行為,就像一句句會產生連鎖反應的咒語,讓爸媽眼中的「小天使」,瞬間變身成「小惡魔」。親愛的爸媽,想一想,平常你都做對了嗎?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