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模仿與遊戲

  當我們回味旅行時所看到的阿里山的晨曦,或是花園中蘭香的清馥時,這種把不在眼前的事物浮顯在腦海中的機能,心理學稱為「代表機能」。幼兒這樣的發展特質,會表現在模仿遊戲中,在下文我們來了解孩子的模仿行為與象徵性遊戲。

  幼兒在一歲半或二歲以前的感覺動作期中,我們很少觀察到可資推測他們具有代表機能的行為,一直要到此期的末了開始,才會漸有可據以認定的代表機能的各種行為出現。這些行為主要有延緩模仿(delayed imitation)與象徵性遊戲(symbolic play)等。下面舉例說明這些行為及其在認知發展上的意義。

延緩模仿
  從出生後三、四個月起,嬰兒就開始會模仿身邊大人或小孩的動作。例如︰身邊的人笑,他就跟著笑;身邊有人哭,他也跟著哭。從出生後六、七個月起,向他搖手說「再見」,或向他伸手說「握握手」,幼兒都會相應做出同樣的舉動來。從一歲前後起,聽到狗叫聲或汽車的喇叭聲,他也會學著「ㄨㄤˋ--ㄨㄤˋ 」或「ㄅㄨ--ㄅㄨ 」地叫、同時也會學大人的說話。這些行為是面對著模仿的對象即時做出來的,稱為「即時模仿」。

  從一歲半起,幼兒所做的模仿開始有所不同,例如︰趁爸爸不在家時,學爸爸坐在安樂椅上、蹺著腳抽煙的神情;哥哥外出時,穿起哥哥的大皮鞋,學哥哥走路的模樣;媽媽上市場買菜時,小女孩坐在媽媽的化妝臺前,像媽媽那樣對著鏡子梳頭髮、塗口紅。像這些模仿,幼兒並不是直接看著對象做出來的,而是看過對象以後,延擱一段時間才表現出來的模仿,這種模仿稱為「延緩模仿」。

  眼前沒有對象猶能模仿,幼兒是憑藉什麼來模仿的呢?根據皮亞傑的解釋,那就是幼兒腦海 的「心像」。皮亞傑認為,幼兒的心像是經由多次即時的、直接的模仿產生的。本來模仿是照著對象來調適個人動作型式所做出來的行為。然而,隨著身心的發展,幼兒模仿的範圍會逐漸擴大,會獲得愈來愈多的新的動作型式,在這種情形之下,幼兒的模仿動作就會逐漸「內化」(interiorization)而形成心像。由此可知,皮亞傑所說的心像,既不是幼兒對外界事物被動接受到的感覺經驗的痕跡,也不是知覺經驗的延長,而是幼兒本身對外界事物主動吸收進入心中所造成的結果。

象徵性遊戲
  皮亞傑將幼兒的遊戲分成練習性遊戲、象徵性遊戲和規則性遊戲。這三種遊戲是按幼兒的身心發展次第出現的。

一、練習性遊戲
  在感覺動作期中的幼兒拿到鈴鐺後,會一再地搖動它,反覆地做同樣動作,拿到其他東西時也是如此。這樣做似乎有無窮的樂趣,然而,這種遊戲既無目的亦無主題,可說是自然發生的練習動作的遊戲而已。從表面上看,幾乎是全身或是手、腳部分的活動,遊戲的方式雖然很多,但是都沒有組織。這類遊戲在二歲左右達到高?,以後逐漸減少。

二、象徵性遊戲
  象徵性遊戲是從二歲左右出現的。例如︰幼兒看到泥水匠在工地攪拌水泥後,跑到沙箱邊,嘴 說著「拌水泥喲,拌水泥」的玩起拌水泥遊戲;把書排成一列,嘴裹發出火車聲音,從最後面推動這些書當作火車玩。此外,佯裝睡覺或肚子疼等也都屬於這種遊戲。等年齡再稍大一點,幼兒更喜歡玩扮家家酒、賣菜、醫生看病等遊戲。

  從表面上看,象徵性遊戲是虛構、想像的。譬如小孩玩媽媽照顧幼兒的遊戲時,會把枕頭想像作嬰兒,給它洗澡、餵它奶,有時候還把它揹在背上,反手輕拍它,好讓它睡覺等。在遊戲中的幼兒並不是不知道這是一個枕頭,可是卻能把它當嬰兒看待,這時幼兒的腦海裏 如果沒有嬰兒的心像,他就不可能用枕頭來象徵嬰兒。換句話說,象徵性遊戲需要以心像的存在為其前提。

  在象徵性遊戲中,用來象徵的事物並沒有任何必然性,因為枕頭固然可以用來象徵嬰兒,也可以用來象徵一隻狗、一輛車;同理,嬰兒也可以一卷報紙、用一塊木頭或任何其他東西來象徵。這就是說,在象徵性遊戲中,幼兒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自由安排他所處理的事物。對象徵性遊戲的興趣在五、六歲左右達到高峰,此後則日漸減少。

三、規則性遊戲
  捉迷藏、攻陣地、打棒球等都屬於規則性遊戲。其特徵是遊戲訂有規則,玩的時候需要大家協同合作,分擔不同的任務。這類遊戲從六歲左右起出現,到八、九歲時達最高峰。

象徵機能
  在象徵性遊戲的過程中,顯然所要表示的意義與用來表示這意義的兩者是截然有別的。若以幼兒用枕頭象徵嬰兒一例來說,嬰兒是幼兒所要表示的意義,而枕頭是用來表示這意義的東西,兩者是分開的事物。像這樣,以某一事物來象徵另一事物的作用,叫做「象徵機能」(symbolic function)。

  象徵機能在一歲半或二歲之後才會出現,這種機能在認知發展上具有下面的意義︰
  1. 在感覺動作期中,幼兒所接觸的是即時即地的具體事物,他們的世界只局限於感覺與動作所及的範圍而已。具有象徵機能之後,幼兒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可以把非即時即地的事物以心像為媒介,假借另外的事物表示出來。從時間上來說,由即時擴大到過去與未來;從空間上來說,則超越了感覺與動作所及的「即地」的範圍;小孩的世界整個擴大了。

  2. 具有徵機能的幼兒,除了外在的事物世界之外,還擁有內在的心像世界。這表示幼兒的認知能力已向「思考」的領域逼近了一步。

  3. 在感覺動作期中,因感覺與動作都受到時、空的限制,幼兒所認知的世界就像是走馬燈的畫面般,是一幕一幕依序展現的(例如︰幼兒對一間房子的認知是牆壁、天花板、窗子等個別的事物)。而心像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具有心像之後,這些個別事物便能統整為一體(即幼兒能把房子看成一個完整的結構)。

  4. 語言的運用可說是象徵機能的最高形態。因為語言由聲音構成,可自由組合,而事物常受許多條件限制,所以用聲音象徵事物比用事物象徵事物的作用要大得多。不過,幼兒最初使用的語言與大人常用的語言並不是同質的語言,例如具有象徵機能之後,「ㄍ ㄡˇ」這個單字在幼兒來說是指家 的「小黃」及鄰居的「小白」、「萊西」等;但是對大人來說,卻是泛指一切的狗。換句話說,大人的語言是表示一般概念的符號,而幼兒的語言並沒有一般概念的內涵。(幼兒從一歲半或二歲起到四歲左右所使用的語言大部分是屬於這種,所以皮亞傑把這期間稱為「前概念期」)。


  幼兒的認知發展能力發展到具有代表機能及象徵機能的階段時,在認知的質方面與感覺動作期大不相同,它已躍升到更高的層次了。然而,在這個層次的認知結構 ,卻仍涵蓋感覺動作期認知結構的一切特徵。而這個層次的認知結構,同時也是繼後一個更高層次認知結構的基礎。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