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裡鏡外的自己...原來那個人是我呀!-認識嬰幼兒自我概念的發展

1至3歲的嬰幼兒,是透過對自己身體的認識,知道自己所擁有,能為自己或別人做什麼,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回應和評價,進而形成對自己的感覺與看法。爸媽不妨透過鏡子遊戲,幫助孩子建立「我很好」「我很重要」的態度。

認識鏡中的自我影像
幼兒階段,孩子的自我概念,隨著對鏡中影像知識的快速累積而漸漸成型。由於跟自己影像有了較多的互動經驗,以及眼睛區辨和記憶力的進步,一歲三個月大以前的幼兒,就能知道鏡中的影像是他們自己,因而會主動地觀察鏡前的自己並與鏡中影像做比較。

一歲六個月以後,就會指認、說出鏡中與鏡前自己的身體部位;一歲八、九個月左右,看到自己影像中鼻子的汙點還會反求諸己,探尋自己的鼻子。快兩歲時,寶寶看到鏡中自己的影像就會說「那是我」,或是用「我有頭髮」等具體特徵來描述自己。

二到三歲期間,孩子喜歡用「我的」來宣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當被稱讚外觀面貌時會非常驕傲地主動到鏡子前端詳自己。幼兒也喜歡在鏡子前,看自己表演的厲害模樣,或觀察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無所不在的鏡子遊戲
平面鏡子一方面如實的映照出孩子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把他人給予的讚美、褒貶變為具體可見。生活中除了在家中擺設鏡子並依據孩子的身材調整高度外,其實還有許多像是茶壺、碗盤、便當盒、鋁薄紙、金屬物等看起來亮亮的物品,或是我們的眼睛,交通工具與大樓建物的門窗,澄清平靜的水面都可以用來玩鏡子遊戲。

父母可以從下面的遊戲過程,正確誘導孩子認識自己,與發現鏡中影像與真實自己的關係,比較自己與別人的同異,幫助孩子發展出「我很好」「我很重要」的態度。

欣賞身體各部位
吸引孩子在鏡子前觀賞較不容易看到的身體部位,並用物品裝飾突顯這些部位。例如在頭上戴帽子,鼻子、耳朵貼貼紙,為眼睛戴上太陽眼鏡。或是讓孩子看看玩得蓬頭垢面與梳洗乾淨前後迥然不同的面容。

從鏡中玩問答
讓孩子看著鏡中的自己觀察並回答問題,例如摸著孩子的鼻子問:「這是誰的可愛鼻子?」指著孩子腳上的鞋子說「這是誰的漂亮鞋子?」。在鏡前玩一問一答的遊戲,提出「這是誰的?」「這是什麼?」「漂亮在哪裡?」「什麼時候要用嘴巴?」等問題,讓孩子看著鏡中的自己回答。

讓孩子為自己打扮
讓孩子自己選擇想穿的衣服,看看自己容光煥發、整裝待發的漂亮模樣。

不要拿孩子的外表開玩笑
當孩子雀躍地說:「媽媽,你看!」要跟我們分享他的榮耀時,別忘了給他真誠的讚美,稱讚孩子的乾淨整齊、璀燦笑容,鼓勵孩子去照鏡子,端詳充滿自信的自己。

讓孩子欣賞自己的表現
例如一手端碗一手拿湯匙吃飯,用衛生紙擦鼻涕,刷牙、梳髮,掃地、丟垃圾...等樣子。

引導孩子發現自己與別人的同異
可以在鏡子前玩指認、說出身體部位的遊戲,並且拿鏡前自己跟鏡中影像、別人的部位一一做比對。比較眼睛大小、高矮、頭髮長短、衣服穿著、性別特徵的差異。

在鏡子前跟孩子玩變臉遊戲
擠眉弄眼、扮扮鬼臉、做出各式嘴型、有趣表情,讓孩子見識自己多變與不同心情時的臉譜。

載歌載舞與動作模仿
在大落地鏡前讓孩子當自己的觀眾,欣賞身體律動的美感。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