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錯了!~自我覺察能力的發展

一歲半的孩子已開始能區分什麼是該做與不該做的,這種自我覺察能力的發展,也要靠父母的正向鼓勵和引導﹗

連日陰雨之後,太陽今兒個總算露了臉。媽媽帶著一歲半的瑋瑋,坐在院子的長凳上,享受這難得的冬日陽光。不一會兒,五歲的姪女亞萱也來了,正要坐上凳子,瑋瑋猛地推了她一把,亞萱一個跟蹌,險些摔倒在地。媽媽見狀,板起臉孔,正想數落瑋瑋一頓,只見他看了媽媽一眼,立刻垂著眼簾、低下頭,不敢抬起頭來看媽媽,他也知道自己做了不該的事呢﹗

自我覺察的能力
一歲半後的孩子已經開始發展自我覺察的能力,逐漸瞭解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不同,有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他看待自己的行為方式也開始改變,藉著觀察和模仿其他人,特別是從父母給他的行為回饋上,他開始區分什麼是該做與不該做的。

當你發現他正在做你告訴他不能做的事,像把衣櫃的衣服丟了一地、把垃圾桶的東西翻得到處都是時,他會轉開他的頭,看著地上,甚至會臉紅,敏感的孩子還可能會嚎啕大哭,充分顯示出他的不安;有時他會做些取悅你的舉動,例如遞拖鞋給你、不把果汁打翻等。

敏感的小人兒
有了如何表現好行為的概念,孩子會逐步修正自己的行為。如果孩子的表現經常獲得讚許,他就會喜歡自己,充滿自信;若他的舉動常令父母不悅,甚至因此而受到責罰,他可能就喪失信心,產生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可愛,失去了安全感。

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是敏感而易受傷的,父母對他的態度會影響他對自我的看法。所以,即使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父母也要給他明確的指示,並給予即時的鼓勵。就算他只是幫你把一小張紙屑放進垃圾桶,你也要謝謝他,讓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正確且被接納的,如此,他會對自己更具信心。

當他做錯事時,要在不讓孩子感到羞愧的情形下,引導他發展好的行為。絕不要譏笑或痛責孩子,令他有羞恥或不被信任的感覺。

此外,不要對他有太多、太高的期望,只要設立一些簡單、易行的規則,讓孩子明確遵守就可以了。如此既避免他做不到,也不會讓孩子老是覺得做不好。

善用孩子的自我覺察
如果父母能把握孩子自我覺察萌芽的時期,提供他一個安全而自由的環境,讓孩子充分發掘、探索,他就會從周遭所獲得的溫柔、堅定、一致的回饋當中,分辨出對與錯、好與壞,並對自身成長中的能力充滿信心。

孩子一、二歲時,父母對他行為的反應,會影響他日後的行為和對自我的看法,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