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再說的行動家~談幼兒的是非判斷能力

  一、二歲的孩子,是藉著「做對了父母會高興,做錯了父母會生氣」的原則,來判斷事情的對錯,是個不折不扣的做了再說的行動家。父母在了解孩子建立規則的發展過程與原則後,對於有效的教導孩子會更有適切的方法。

澄澄的媽媽現在好害怕帶二歲半的澄澄出門,因為媽媽真的不知道該拿澄澄怎麼辦。就如中秋夜,全家回婆家團圓,原本看澄澄與大他二歲的堂哥玩得正起勁,突然間,就聽到澄澄偌大的哭聲傳來。原來是兩個孩子為了一輛汽車而搶了起來,玩過汽車的澄澄賴皮,不但不把汽車還給堂哥,還推了堂哥一把,堂哥當然也不甘示弱地把東西搶回去。媽媽趕緊把又哭又鬧、拳打腳踢的澄澄抱開,才免了一場紛爭。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為什麼平常已告訴二歲兒不可有如此行為,結果仍舊一樣呢?其實,以發展層面來說,二歲的小孩,雖然知道打、踢、搶別人的玩具是不行的,但卻不明確地知道為什麼不行,也無法一直遵守大人所定下的規律,因為他們還未建立起判斷是非善惡的道德認知,他們也不瞭解事物間的因果關係,對任何問題的考慮都是相當自我中心的,且會隨著個人的需求做出令人不解的行為。

這階段的幼兒,內心並沒有一套可以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而是藉著「做對了父母會高興,做錯了父母會生氣」的原則來判斷事情的對錯,是個確確實實先做了再說的行動家。

直到了三歲,由於語言及認知的成長,孩子漸漸知道不可以打﹑踢﹑搶別人的玩具,因為別人會傷心,或者受傷。但具備這樣的認知,並不能確保他能控制自己的慾望,不再去搶奪別人的玩具,因為道德標準的建立是循序漸進的,絕無法操之過急。

一點一滴,從小教起
當然,知道二歲兒的發展限制,並不意味要放縱他們的攻擊性行為;相反地,此時應利用機會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提供清楚的限制。

所謂的同理心,即是一種「站在他人的角度,瞭解他的需要,感受他所感受到的」能力。而培養同理心最好的辦法,不外是父母親的身教,例如:讓孩子瞭解您能明白他的感受,不論是高興、哀傷,或是生氣;或者在跟孩子玩扮演性遊戲時,表現出愛娃娃、照顧娃娃、且替娃娃設想的行為,並對他照顧別人、體貼別人的行為給予即刻的讚賞,如此就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因為您待人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學習的典範。

要能堅持,更要不斷的提醒
在給孩子訂下行為規範之後,您必須要有清楚而持續的堅持,而不是今天心情好,就放鬆限制,明天心情不好,就嚴格執行,讓孩子弄不清楚您的限制到底是什麼。另外,也別認為孩子這次做到了,下次一定會記得,因為以他們的發展來說,他們還需要您不斷的提醒及幫忙。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