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能,抑或不為?~談發展遲緩

許多父母常常只注意孩子的「生長曲線」,而忽略不易察覺的「發展軌跡」,使發展遲緩的孩子,錯失接受早期療育的良機。其實,只要平時多留意寶寶的行為反應,或透過一些遊戲,便可及早發現寶寶的發展是否正常。

文╱林麗英|語言治療專家,目前投身於兒童早期療育工作

曾經在「幼兒發展篩檢」園遊會,以遊戲的方式篩檢發展遲緩的個案,收回近七百張「發展遊戲過關卡」,發現各年齡層都有對篩檢遊戲過不了關的疑似發展遲緩個案存在。

針對這些「疑似」個案作進一步專業諮詢時,父母兩極化的反應令人印象深刻:「我的孩子不是不會,是不肯啦……,在家也是一樣,叫他也不理人……」有的家長則緊張地問:「是不是××症,不然怎麼會坐不住,你說是不是××兒?」我實在佩服這些家長能記得這麼多「專有名詞」,可惜卻是拿來為孩子貼標籤。

到底孩子是不能、不會,還是不肯、不配合呢?是時候未到,還是發展較慢呢?

正常發展 VS. 發展遲緩
許多父母會注意孩子長高、長胖、長幾顆牙,而不會去留意寶寶何時學爬、學站,何時會自己吃、自己上廁所,我們總是注意到有形的「生長曲線」,而忽略不易覺察的「發展軌跡」。

初生嬰兒是一個完全依賴大人的個體,他們會看,但看不懂周遭的事物;會聽,卻聽不懂是什麼意思,他們只知道餓了要哭,渴了要哭,濕了要哭,要人抱也要哭。

漸漸地,隨著腦部發育及足夠的環境刺激,才發展成為能看、聽、走、坐、拿、放、說、唱的獨立個體,這就是幼兒的發展軌跡。

幼兒的發展是整體的,包括動作、語言、認知、社會互動、自我照顧等能力的發展。幼兒的正常發展,有賴大腦、感官和各項生理功能的穩定,再加上後天足夠的學習經驗和與環境間的互動。

幼兒的發展也是漸進式的,任何能力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軌跡可循,但是每個人的發展速度有快有慢,許多父母不是過於擔心幼兒發展速度較慢,就是忽略孩子發展上的遲緩。

通常,對愈小的孩子來說,要藉「測驗」來測出孩子的發展商數是很難的,只能藉主要照顧者填答問卷,或有經驗的評量者以遊戲及觀察方式來瞭解幼兒目前的發展,所以,父母對嬰幼兒發展的階段與順序,應有基本概念,才能客觀評量寶寶的發展。

藉遊戲來觀察寶寶的發展
不同年齡層的寶寶,都有其應具備的能力與當階段的重要發展。平時應多留意寶寶的行為反應,以初步判斷寶寶的發展是否正常。以下就各個年齡層的發展重點加以說明,做為初步判斷的指標。

注意一歲內寶寶的視聽能力
一歲以內的寶寶,要觀察他的視聽能力的發展,如:對於大人的逗弄會不會回應,會不會追視物品,對聲音有沒有反應等等。

而在餵食時可觀察的動作有:喝奶時的吸吮能力,四、五個月以後會不會用手去握奶瓶(雖然可能拿一下就掉了);八、九個月大時會不會把餅乾放入嘴巴(雖然還不會咀嚼),會不會抿下湯匙上的食物等。

寶寶四個月大以後,脖子就能挺直,並漸漸嘗試翻身、坐、爬、扶著東西站起來;六、七個月以後,可以準確地伸手抓取物品,也可以把東西放開,所以他們會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地玩個不停。

此時,寶寶也會和大人互動,以聲音、動作來表示要什麼,雖然他們不會說話,卻會指使大人為他做事。

一~二歲寶寶具操作概念
一歲到兩歲的寶寶,對玩具有簡單的操作概念,他們會把電話放在耳邊聽,拿梳子梳頭,而不是把所有玩具或物品放進嘴巴吃,或拿起來丟而已。

父母可放幾樣常見的東西在孩子面前,要寶寶聽到某樣東西的名稱時,把東西拿給你;或設計一些小小的難題,例如:把小餅乾放入有蓋子的罐子裡,讓寶寶設法取出或尋求你的幫忙,這種生活中隨機可行的小遊戲,可以看出寶寶在精細動作、認知、語言及社會性行為上的發展。

另外,父母可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或把玩具藏起來讓寶寶尋找,以觀察寶寶在「物體恆存」概念上的發展。

大多數一歲半以後的寶寶可以放手走,只是有些走得很穩,有些走得不太穩,父母應多讓寶寶練習走,而不要老是將寶寶抱在懷裡。

檢測兩歲寶寶的語彙量
「聽和說」能力是二歲多幼兒在語言發展上的重要指標。二到三歲的寶寶大多已有表達簡單語彙的能力,父母不妨常問寶寶:「這是什麼?」讓他說出東西的名稱,或要寶寶聽指令去拿東西,由寶寶理解的程度,來確知寶寶的語彙量夠不夠。在問話或給指令時,不要給太多的手勢暗示,以免不夠客觀。

這階段的寶寶不但會走,還會轉彎,甚至可以手拿玩具到處走來走去,而不會跌倒。上、下樓梯會愈來愈穩,而不需扶著欄杆。

他們用湯匙自己吃飯時,雖然會把飯舀得到處都是,但手口協調能力已相當不錯。他們也會把相同的東西分成一堆,因此,可以給寶寶幾個小盒子,讓寶寶把玩具依類分好,藉以觀察孩子分類配對的能力,又可以建立收拾玩具的規矩。在手指動作方面,可以觀察到寶寶用大拇指、食指揀取小東西的行為發展狀況。

三、四歲幼兒能言善道
三到四歲的寶寶最令人驚訝讚賞的就是那「能言善道」的語言能力。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受先天氣質影響,內向畏縮的寶寶通常不會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不過,具正常語言發展的四歲幼兒,雖然可能因怕生而不肯跟陌生人說話,但對父母或熟識者已可以作日常的溝通。

這階段的寶寶對自己身邊的生活事物都有不錯的處理能力,例如會自己上廁所,口渴會喝水,會自己吃飯,會穿脫簡單衣物,甚至會扣扣子。

在人際關係上,他們也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會合作、分享,也會輪流玩玩具,他們的社交能力明顯地進步了許多。

此外,他們的動作能力更是精進不少,追趕跑跳碰,一副精力十足的樣子,也發展出簡單的運動技能,例如會騎腳踏車、溜滑梯、坐蹺蹺板等。

五、六歲展開團體的學習方式
五、六歲的寶寶,有些已進入幼稚園或托兒所,展開團體學習的生活,他們能和同儕相處,一起玩家家酒、野狼與小豬等扮演性遊戲;而生活自理能力也相當好,會處理身邊的簡單事物,如收拾玩具、書包,拿自己的被子、枕頭睡午覺。

在學校裡,老師可藉體能活動觀察幼兒的動作和運動技能,藉美勞課,看幼兒操作工具的能力,會不會剪、貼、著色、畫線,這些都是衡量精細動作發展的重要指標。另外,還可以用小組活動的方式,瞭解幼兒對顏色、形狀、數、大小等概念的發展。父母不妨多和老師談談,瞭解寶寶在學習上有無特殊困難。

和五、六歲寶寶說話時,可把語句加長些,並多給寶寶幾個指令,看寶寶是否可以完全聽懂,例如:「去拿娃娃家的吹風機和芭比娃娃,但不要拿機器人來」,將語言互動方式作一些調整,就可以瞭解寶寶在認知及語言理解能力上的發展是不是符合他的年齡。

早期發現是提昇療效的先決條件
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8%。對於發展遲緩的孩子,早期發現是提昇療效的先決條件。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大家對發展遲緩缺乏認知,總以為孩子是大器晚成,因而錯失早期療育的良機。因此,父母不妨多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孩子一起遊戲,觀察寶寶的發展,若懷疑寶寶可能有某些能力發展遲緩的情形,就應進一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與評量,讓寶寶及早接受療育。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最新觀點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