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奇的孩子,不夠聰明?

我發現我的女兒對許多事情都不怎麼好奇,也不太愛發問。這樣的情形,是不是表示她不夠聰明呢?我應該如何幫忙呢?

Q:我的女兒現在二歲半,它的語言表達能力很不錯,只不過,別人都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是最喜歡問東問西的。可是,我卻發現我的女兒對許多事情都不怎麼好奇,也不太愛發問。這樣的情形,是不是表示她不夠聰明呢?我應該如何幫忙呢?

A:您真是一位細心、又十分關懷孩子的媽媽呀!

的確,「愛發問」是大部分孩子的共同特質之一。孩子通常會透過不斷操弄、探索、發問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不同孩子間的個別差異唷!也就是說,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往往也是會受到本身個性及後天環境的影響的。而且,雖然我們都習慣把好奇心視為「求知慾」的一種表徵,也肯定好奇心的重要,但並不能就以好奇心的表現強弱來論斷孩子的資質差異,反倒應著手促進孩子的好奇心。

興趣,是好奇心的原動力;所以要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就必須先發覺或引發出孩子的興趣來。當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想知道」的強烈慾望時,往往就是「好奇」表現的開端了!

然而,有些孩子的主動性強、堅持度高,不需要父母多花心思去引導,就能對一些事物產生持續的興趣。但對較被動又堅持度較低的孩子來說,則會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陪伴與教導。例如透過親子共玩、共讀的親子互動,便能引導孩子對事物逐漸產生持續性的興趣;而且,也會因為經由父母的陪伴,養成孩子較持久的操作習慣。

當然在互動中,父母可以練習技巧式的提出一些問題,增加一些易懂又能引發孩子思索的問話,如:「你想呢?」「你猜猜看,發生什麼事了?」「你告訴我好不好?」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想要探索事物的慾望了,並非是要到發問期(約2、3歲)才會表現出來。而父母對孩子好奇心的回應態度,往往是影響孩子這方面表現的關鍵要素。父母如果能持續對孩子的探索慾望、行為給予正面的支持及鼓勵性的回應,孩子就會勇於表現出他的好奇心。

建議您:平日不妨多花心思關注孩子對事物的反應,並運用巧思引發孩子的好奇。例如:察覺他可能感興趣的地方。此外,有的孩子個性較為內向,較不會以外顯的方式來表達好奇,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透過靜態的資訊(如:圖畫書、百科類圖書)來滿足求知的慾望。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參與的態度,往往是可以強化孩子的興趣的因素;所以,只要我們掌握了互動的技巧,乖巧安靜的孩子,同樣能保有一顆活潑又開朗的好奇心了!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