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另眼相待時,做父母的很自然地會以防衛的心理,將孩子的行為予以合理化,但這樣的心態往往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尤其您的孩子平日都是請婆婆照顧,所以您應該運用一些策略幫助婆婆更瞭解孩子,也藉此扭轉她對孩子的不良印象。
首先,您可能有必要在每天帶孩子回家前,多花些時間和婆婆聊聊,除了聽她對孩子的怨言,也多關心一下她平日的辛苦,瞭解一下她帶孩子時所遭受的挫折;或許她的怨言只是想表達她的辛勞而已。除了同理她的心情外,還可以多瞭解孩子在婆婆家的情形,對事件的前因後果有更多的明瞭。相信藉著輕鬆而閒聊的方式,能讓婆婆有機會重新檢視孩子的行為,也可以更客觀地幫助我們瞭解孩子不在家時的行為表現。
其次,您也可從兒童發展的角度,和婆婆談談二歲幼兒的個性及行為特徵,讓她明瞭,這個年齡層孩子的叛逆性及不服從是相當普遍的特質,目前的狀況只是這個年齡孩子的特性,而且孩子間也會有個別的差異,請她多包容及接納、也請她能夠放心。
至於您提到您與婆婆間在教養上的差距,這確實會對孩子的行為養成,造成不良的影響,因為孩子的常規教育格外需要一致的觀念及做法。孩子在婆婆家受到限制,但在自己家中得到放任,會讓他不知道究竟那種行為模式才是正確的,因而良好的行為也就不容易養成。
所以,您應該多讓孩子瞭解婆婆對行為表現的要求及期望,不妨在家中也適度遵循婆婆的規範。若是您覺得婆婆的要求超出常理時,不妨以坦誠溝通的方式,和婆婆談談對孩子教養方式的看法及理想的做法,試圖找出雙方都可接納的方式與一致的標準。
相信孩子在一致的行為規範下,比較容易塑造出令人滿意的行為模式,如此,婆婆對於孩子的不滿及抱怨,將會逐漸地減到最低程度。
你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