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文章
- 孩子的學習問題向來是父母的關注重點。幼兒是個不斷成長的個體,各種能力都在不斷地成熟之中,注意力的表現也明顯地受到年齡影響,兩歲孩子平均只能專注七分鐘,三歲就能專注九分鐘,四歲則可以專注約十二分鐘,... more
- 明明孩子沒有錯,卻老是被打,媽媽一定很心疼。終止孩子們交往,也許可以為孩子解決眼前的問題,但孩子就沒機會學習怎麼保護自己了,日後如果再次遇到被欺負的情況,他可能還是跟現在一樣無助,所以教導孩子怎麼... more
- 想像力是孩子最珍貴的資產,陪伴著孩子一起長大。大約從兩歲開始,孩子的遊戲裡,就有明顯的「假裝」意味了;到了三、四歲後,由於口語能力進步,想像力與創造力就更加充分發揮了。所以,孩子很喜歡把他所聽過、... more
- 一位非常活潑的女孩,好一段時間都用黑色畫出圖案的輪廓。有一天,她把人物的衣服,都塗上滿滿的黑色,又把桌子畫上黑壓壓的一大片。我直覺認為孩子是否有不愉快的感受,於是問她:「為什麼好多東西都用黑色畫呢... more
- 您提到孩子注意力與個性的問題,因為您沒有描述情境,所以在此先提出一些概念供您參考。幼兒的注意力通常較短暫,常常只有3~5分鐘,大班年紀的平均長度大約是15~20分鐘,當然,孩子碰到特別喜歡的事物會... more
- 心理學家指出,四五歲是想像力和創造力最豐富的時期,大人有時候很難體會孩子為什麼能夠對同一件事情著迷好久。對孩子來說,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正是表現在「從熟悉的事物,看出不同、看出新奇」,所以當他喜歡火... more
- 數學是抽象概念,對年幼孩子來說確實是項艱難挑戰。加上數學範疇相當寬廣,學習難度也可以無限擴張,因此,若無法讓孩子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很可能就會出現抗拒學習的現象。 幼兒學數學,不僅要考... more
- 日常生活中,總有個如影隨形的「小伙伴」,陪孩子一起玩、一起笑、一起鬧。雖然這種行為,暫時抒解了孩子緊纏父母的困擾,但當孩子玩得太逼真時,父母又擔心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是否正常。 從孩子... more
- 很多父母都會猶豫「只生一個孩子」究竟是好?還是不好?這其中,友伴問題最令父母擔憂。 其實,豐富的想像力,讓孩子的「友伴」有著各種不同的面貌。大約從二歲開始,孩子就可能將小被被當成心愛... more
- 根據發展心理學家歸納,四歲孩子典型特徵是:活潑外向、不守規矩、充滿想像力,無論男女,都較其他學前階段孩子更精力充沛、活蹦亂跳,父母老師常會為了他的「興奮過度」,而大傷腦筋;其實,這種愛探索、喜歡冒...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