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該怎麼吃?

充分的休養、適當的營養是產婦恢復體力的要素,然而傳統老阿媽式的坐月子食補卻令現代的年輕媽媽不敢恭維,究竟坐月子該怎麼吃呢?

分娩時母體需要消耗體力、又出血,惡露亦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且加上尿量增加、出汗多,如果未能適當的補充營養及水份,會使產婦變得虛弱。因此充分的休養、適當的營養是產婦恢復體力的要素,尤其對於自己哺乳的媽媽們需要更多的營養與精力。

分娩時的疲勞,會使腸胃的作用較弱,因此剛分娩時1~3天應吃些較容易消化的食物,任何油膩粗糙的食物應避免食用〈例如:油炸物、較粗硬的菜梗及豆、蛋類易產氣之食物等〉,以減輕腸胃之負擔。3天後再慢慢改食營養價值高之一般食物。

中國傳統「坐月子」的食補,以科學觀點來看,有些合理、有些則不合理,譬如:吃麻油雞、腰子、肝、棗、龍眼乾、四物等,由於麻油含有必須脂肪酸,雞、肝、腰子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維生素B12,這些都是造血的必要原料;而黑棗、龍眼乾、四物亦含有豐富的鐵質。至於剖腹生產者不宜加酒,酒會使傷口癒合緩慢,以上均是合理的說法。

而其中最受人爭議的就是到底需不需要吃麻油雞。其實吃麻油雞要看產婦的體質,依產婦的體質冷或熱而有不同的吃法。平常身體較虛、體質冷的婦女,麻油雞是很好的補品,可說是產婦恢復體力的最佳調養品;但對於體質躁熱,容易口肝舌躁、怕熱的產婦來說,麻油雞這類熱性補品會使產婦「火氣」上升,反而不利身體復原,應該少吃,或是麻油放少一點、米酒煮到酒精完全揮發為止,才不會補過了頭,適得其反。

而對於蔬菜、水果,一般認為是「生冷」的食物,不能食用,此說並非完全合理。因為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水份、礦物質以及纖維素,是人體所須之營養;而維他命C亦是造血的要素,不僅能保護皮膚,且能促進傷口的癒合;至於多吃纖維素則可防止便秘,這些食物均須在均衡飲食的原則下變化。但若真有禁忌,則可折衷選擇一般人所認為較溫和的蔬菜水果來吃。,像紅鳳菜、紅杏菜、菠菜、高麗菜、紅蘿蔔、哈密瓜、木瓜、葡萄、蘋果、桃子。而須禁忌的涼性(寒性)食物有蕃茄、梨子、西瓜、香蕉、冰、白蘿蔔、冬瓜、空心菜、白菜、茄子、海鮮、茶、辣椒等

如今,台灣已從過去的以農立國演變成今日工業化的國家,這段期間,很多生活習慣已經變化,但在傳統文化背景的影響下,我們應去除不合理的忌諱,保留能促進身體健康的養身進補之道,相信「吃出健康」的信念,會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婦產科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