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畫,好崩潰?滿足好奇心又好整理的3個巧思

3歲的冬冬從滿周歲後就開始喜歡塗鴉,雖然媽媽給他一本專屬的畫本,但冬冬總會將筆鋒從紙上往桌子、甚至地上畫。最近更突發奇想,洗完手直接把溼淋淋的雙手往牆上抹,還說:「這樣比較漂亮!」

寶貝愛塗鴉是天性。從1歲多可自行打開筆蓋、或者拿起蠟筆在紙上留下痕跡開始,塗鴉便是孩子喜好的遊戲之一。不過寶寶若是將作品揮灑在衣服、沙發、牆壁等到處都是,爸媽該怎麼看待與引導寶寶呢?

3歲前愛塗鴉,手臂功能進步多
1~3歲的孩子,雖然喜愛塗鴉,日積月累也擁有不少塗鴉經驗,但若要他們畫出具象的物件,可真是個難題。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塗鴉算是一種手臂運動,運筆的同時,手部大肌肉和手掌握筆的小肌肉都能充分運用。

而且隨著塗鴉時線條的轉折、彎曲,各部位的肌肉能得到細緻的鍛鍊,寶貝的小手便會更加靈活、穩定和有力量。通常2歲半到3歲的孩子才有辦法連接兩點畫出直線,以及畫出從起點到終點但不太圓的圓。

會畫圓、直線之後,爸媽或許覺得,只要將線條和圓圈簡單組合,應該就能畫出圖案了吧!譬如說,簡單的蝌蚪人。可是,怎麼從3歲等到3歲半、然後又等了再等,還是看不到呢?其實,不同孩子之間有很大的差異,通常與孩子的觀察力、精細動作和心智發展有關,大致上來說,女生快些、男生慢一點。

四處亂畫是探索,不是搗蛋
由於孩子的精細動作尚未發展成熟,塗鴉時,必須同時帶動大、小肌肉,才能順利刻畫、牽引出各種線條,所以當寶貝一路從紙面畫到桌上時,很多時候並不是故意的,而是紙張太小的緣故。所以,請爸媽提供大型的塗鴉本、甚至是壁報紙,寶貝才有足夠的空間揮灑。

不過,孩子可不只喜愛在紙上塗鴉,只要稍一不留神,爸媽就會心痛地發現:白白的牆面被畫上了抽象畫作,美美的布沙發爬滿一條條黑色蚯蚓;而那張特意為他準備的圖畫紙,上頭卻只有潦草的幾筆,便被寂寞地晾在一旁。這是因為孩子同時也在探索各種材質的觸感,以及塗鴉效果,並非故意找大人麻煩。

爸媽用巧思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適度地滿足寶貝的好奇心,卻又不會讓自己花太多力氣整理呢?以下方式爸媽可以參考:

清出空間,盡情塗鴉
亮面磁磚和玻璃是塗鴉的好材料,只要用水或抹布輕輕一擦,就能清理乾淨。爸媽可以購買洗澡用的塗鴉筆或手指膏,讓寶貝在浴室、陽台等有鋪磁磚或裝設落地窗的地方塗鴉,畫滿了就抹掉,能一畫再畫,相當環保。如果有信心孩子不會打破杯子,玻璃杯、瓷盤也可嘗試當「畫紙」。

回收資源,當作畫布
即將回收的舊衣服、被單或是壞掉的雨傘,也可以讓寶貝塗鴉。在不斷地嘗試中,孩子便會發現:比起蠟筆,顏料較容易上色;比起紙張和磁磚,布類得使用較大的力氣塗抹才行。若是爸媽想留存寶貝的傑作,不妨購買白色小傘和油性顏料,畫完後用吹風機吹乾、再噴上透明的保護膜,孩子便能擁有一把充滿自我風格的小傘。

除此之外,大自然也有許多資源很適合提供給寶貝作「畫布」,譬如樹葉、石頭;而樹葉又可分為綠葉和枯葉兩種,塗鴉效果則完全不同。

嘗試另類的塗鴉工具
最直接的塗鴉工具就是筆,但是除了蠟筆、色筆、彩色筆等等,生活周遭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拿來塗鴉,譬如報廢的腮紅刷子、指甲油刷,塗抹起來比較接近畫筆;煮飯時切剩的蘿蔔頭、菜梗或者果皮,也可拿來試一試。而菜瓜布、海綿、報紙球不但適合大面積塗抹,也能增加孩子不同的觸覺經驗;玩得瘋一點,甚至把海綿往牆上磁磚一丟,還可以創造出不同畫法,同時也訓練大肌肉。

玩具也很好發揮,尤其愛玩車子的孩子,用車輪沾顏料,車輪行經的軌跡畫起來就像是火車鐵軌;車身亦可搖身一變成為畫布,幫它添個花紋或變換顏色也不錯。最便利的,當然就是寶貝的身體囉!只要在地板鋪上大面積的紙張或布,讓他的手指、手掌,甚至腳底、膝蓋沾上顏料,隨著身體活動,很快地,一幅大器的作品便完成了。

多欣賞、多鼓勵,不批評、不干擾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塗鴉的意義在於手部運動、環境探索,而非求「真」,所以當畫作完成時,請孩子說說他在畫什麼,就算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爸媽也應發揮想像力、站在鼓勵的角度去欣賞「這條蛇好長喔!」

偶爾則必須拋開既定記憶中的物體形象,因為畫出來的車子「看起來」不像一輛車子,但搞不好孩子想表達的是車子的「速度」兩者當然有所不同。

有時候,爸媽想幫孩子添上幾筆,甚至親自示範「正確」畫法,但這對孩子而言,彷彿是無言的否定:「你畫得不夠好。」反而打擊他繼續塗鴉的興趣和自信。

其實,爸媽只要陪伴、鼓勵就行,如果寶貝希望大人一起畫,爸媽或許可以反過來學學他怎麼畫。平常多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動物、大自然,只要能掌握各種物品的特徵,久而久之,他一定能畫出讓爸媽看得懂的成品。

還有,千萬不要怕髒。如果寶貝畫得正起勁,爸媽卻不停在旁叮嚀「小心!不要畫到衣服!」或「不要塗到桌子喔!」等,孩子一再被打斷,當然很難盡興。

所以,爸爸媽媽最需要做的,就是清出一個空間、給寶貝換上舊衣服,把干擾盡量減到最低,寶寶也就能畫得更起勁、痛快了。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