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先生了解孩子,幫孩子親近爸爸

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遠不及媽媽多,那麼孩子對爸爸的想法與感覺是從哪裡而來的?其實,除了從直接接觸的經驗片段以外,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來自「媽媽口中的爸爸」呢!要增進父子感情,媽媽是很關鍵的角色喔!


妳的孩子心目中的爸爸是什麼形象呢?是正經八百、不苟言笑的嚴父?是有求必應的好好先生?還是,因為爸爸老是早出晚歸,相處的機會不多,所以也沒特別的感覺?

有沒有想過,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遠不及媽媽多,那麼孩子對爸爸的想法與感覺是從哪裡而來的?其實,除了從直接接觸的經驗片段以外,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來自「媽媽口中的爸爸」呢!孩子與媽媽的相處時間長,較容易建立起信任依賴的關係,所以,媽媽對其他人事物的評斷,自然也容易成為孩子對該事物的主要印象來源。要增進父子感情,媽媽也是很關鍵的角色喔!

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爸爸
想想看,妳是不是常發牢騷「爸爸老是加班,根本不關心我們……」、「爸爸懶得跟豬一樣,一回家只會看電視,都不幫忙做家事……」這些情緒化的言語,說者無心,或許只是發洩一時怨氣而已,但聽在孩子耳中,是不是可能影響到他對爸爸的看法?還有,妳會不會在先生下班回家的時候,一連串的抱怨:「你兒子今天又打了隔壁的小明,我管不了他,你好好教訓他吧……」先生一天不見孩子,難道值得報告的只有這些負面的事情嗎?

其實,就因為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較短,更需要媽媽擔任橋樑的角色,幫他們彌補因相處少所造成的距離,而不是用負面言語來加深距離。下一次,換個方式說吧!先生加班時,對孩子說:「爸爸工作這麼辛苦,等一下你要幫爸爸搥搥背喔!」先生下班回家時,盡量挑孩子的好表現說:「小文今天又多學會一個字囉!」、「他今天幫我做家事呢!」真有不當行為,就私底下和先生溝通商量吧!別讓孩子心中的爸爸成了專門處罰人的凶神惡煞。

幫孩子親近爸爸
爸爸和孩子相處時間少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是媽媽可以用言語、用行動,常常讓爸爸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例如,孩子用積木組成的傑作,可以要孩子留給爸爸看;孩子畫圖時,要孩子畫一張圖給爸爸;吃飯時,可以告訴孩子:「這是爸爸最喜歡的菜,你吃吃看。」買東西給孩子時,也不妨告訴孩子:「這是爸爸說要買給你的。」另外,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以爸爸為主角的故事書,讓孩子體會爸爸角色的獨特,了解爸爸對自己的愛並不比媽媽少。

幫先生了解孩子
孩子最喜歡什麼玩具、最討厭吃什麼,媽媽應該都十分熟悉,但是爸爸可就不一定了。其實很多爸爸都想要更親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只是因為時間無法配合,在孩子的生活照顧上不能像媽媽介入那麼多;所以爸爸要多了解孩子,就得靠媽媽來幫忙。例如,常常與先生聊孩子的大小事情,像孩子最近迷上什麼卡通、孩子的好朋友是誰、孩子最近學校裡有什麼事等等。此外,還可以多製造先生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機會,甚至幫忙設計一些適合父子玩的有趣遊戲,讓先生和孩子間漸漸培養出彼此的默契,也能有媽媽不能取代的溫馨交流。

妳常抱怨先生不關心孩子嗎?或許,他只是不知道如何開始罷了。媽媽的角色,在增進父子關係上,也可以出一份很大的力量喔!別小看自己的影響力,要先生和孩子感情加溫,就靠妳囉!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