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自己不親,怎麼辦?

  潔儀是職業婦女,因為工作忙碌,孩子寄養在保母家,周末假日才抱回來。潔儀發現,孩子好像比較親保母,不親自己,心中若有所失。由於先生常年出國,和孩子相處的機會更少,因此,孩子很不願意接近爸爸,兩人之間似乎沒什麼感情。潔儀擔心長久下去,一家三口簡直不像一家人了。

孩子的依附需求
孩子剛出生時,因為完全缺乏獨立的能力,一切均需依賴照顧者(例如︰尿布濕、肚子餓等),因此照顧他的人便象徵著外在世界。如果照顧者十分盡心,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則孩子會對外在世界產生安全感與信心。

一般說來,孩子在五個月大之前,只要有人能細心照顧他的需要,是由誰來照顧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到五、六個月大之後,孩子有認生的情況出現,他會開始培養出與媽媽之間的一種「連接」,即對媽媽建立一種親和性的感覺。(有人主張,孩子可能在五個月大之前,即慢慢地與能夠覺察到他的需要、對他有反應的人產生所謂的「連接」)。

這種親和性的感覺,在一~兩歲時發展到頂峰,兩~三歲時則略微轉淡,等到和媽媽建立穩固的關係後,孩子就會往外發展(尤其是孩子學會走路以後,會逐漸離開媽媽,去探索外在世界,學習獨立)。因此,媽媽在這個階段裡,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極為重要。而所謂的「分離」,也是在孩子明確地與某一個人產生密切的連接後,才具有意義。

父母不得已要與孩子「分離」時,最重要的考慮是︰
1.分離之前親子之間的關係如何
是不是很密切?如果父母給予孩子良好的照顧,讓他對外在世界深具信心,則孩子比較樂觀,對幸福較有把握,就有潛力去面對分離。如果父母平日對孩子疏於照顧,孩子依賴的心理沒有獲得滿足,則他面對分離會感到害怕、悲觀,對環境的變動比較不能適應。

2.分離時的安排
分離時,父母應該將照顧者的角色轉交給另一個人,但是中間必須有一段緩衝時間(譬如,準備將孩子交給祖母照顧,則有一段時間和祖母一起帶孩子),一方面讓孩子對接替者產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讓接替者了解你照顧孩子的方式與態度。如果接替者能夠充分配合,則愈能減少分離所帶來的不適應。

雖分離但要常相聚
根據英國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看來,如果父母均上班,將孩子寄養在保母家,則親子之間的關係如何並不在於相聚時間的長短,而在於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是否很敏感,能夠依孩子的反應而察覺他的需要。如果親子間互相有強烈的感覺,便會產生親密的連接。儘管如此,父母還是要儘可能在晚上或是把握任何的機會把孩子接回家來,這樣對孩子的成長較有助益。

通常孩子在六個月時開始認生,七、八個月至九個月大會愈來愈黏人,在此之前,如果孩子有較多的人可妥善地照顧他(如︰祖父母或保母),則媽媽去上班,孩子對分離的感受不會很強烈;至於將孩子交給祖父母照顧,可能會造成父母與祖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有主客易位的現象,父母不必過分著急。祖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通常比較放鬆,父母還是該保持其原來的角色,負起教養的職責,避免與祖父母吃醋的心理,一段時間之後,父母在孩子的心中自然有其份量。

如果父母是將孩子送到遠方的親戚家,又希望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話,則要尋找機會多和孩子接觸,但對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再假以時日,慢慢地建立良好的關係。此外,親子之間經過長期的分離後再團聚,父母千萬不要基於補償的心理,給予孩子超出合理狀態的獎勵。

親子之間分離後(例如︰爸爸或媽媽出國),彼此應不斷地保持聯繫,譬如︰每個星期通一次電話,在電話中對孩子噓寒問暖;彼此互寄照片,隨時讓孩子看到父母新的照片,並知道父母的近況點滴。此外,照顧孩子的一方應該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感情很好,而且心繫對方,並常常以對方作為全家共同的話題。當孩子思念遠離的爸爸(或媽媽)時,則安慰他、支持他,讓他期待著爸爸早日歸來。這樣,就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困擾。

一般說來,幼兒絕對可以接納出國多年的爸爸(或媽媽),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如果有心去彌補,並以愛的方式,多花些時間和耐性,則孩子很自然地就能夠接受,父母千萬不要操之過急。

儘量避免長期托兒
最好避免長期托兒、周末假日才把孩子接回家 的方式。因為,孩子需要一位能夠花心思去關心、注意他身心發展的主照顧者。較理想的托兒方式是,白天交由保母照顧,晚上接回家來,親子相聚,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發展情形,並給予一些文化刺激,如此才能建立親子之間良好的關係。如果事非得已,則只好儘量去探望孩子。

無論何種托兒方式,父母最好對保母有詳細的了解。對嬰兒而言,父母可從他身體的發育、衛生的情況(例如︰是否得尿布疹),以及是否活潑等方面,觀察出保母的照顧是否得當。對較大的孩子,則隨時觀察孩子和保母之間情感的親疏。

至於白天將孩子交給祖父母照顧的職業婦女,晚上應多花點兒時間,增加與孩子互動的機會。一般說來,每天利用一個小時,專心和孩子作伴,保持一種親密的連繫就足夠了。如果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長,卻無法建立良好的關係,那也沒有用。

祖父母的管教方式,無論如何也不能取代父母。當孩子有行為問題時,祖父母未必能有效地去管理;而祖父母的體力、精力也是有限的,無法負起全部教養的責任,這一點父母需要深思。在可能的情況下,媽媽若能從事較彈性的工作,這樣既能維持工作,又能兼顧孩子,最為恰當,這種做法是值得媽媽們積極去爭取的。

讓家庭發揮其功能
家庭是由家中每一個不同成員所組成。新的家庭觀念是︰讓每一個成員感受到他是家庭 的一份子,他對家庭應該有所貢獻,即使是孩子,也可以藉著幫父母買東西、掃地等來表現。如今,家庭中的許多功能已被社會所取代,例如︰有人認為教育的功能應該由學校來承擔,但生活教育的功能,家庭是絕對不能推卸責任的。

目前,在生活繁忙的情況下,家人之間親密的關係日形淡薄,家人相聚的機會往往被個人的社會活動所取代(譬如︰媽媽和朋友去逛街,爸爸去打球);相形之下,家庭活動時間的安排就變得非常重要。父母應該珍惜某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例如︰家人的生日、父母的結婚紀念日等),全家團聚,從小就讓孩子建立「家庭活動是要每一個成員共同參與」的觀念,並教導他透過某些方式(例如︰寫張小卡片祝賀家人生日快樂)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這對於家庭成員情感的交流有很大的助益。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