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藥常識

孩子生病了要服藥。像是天經地義的事,很少有人花腦筋去想是不是非得如此不可,然而。生病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呢?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疾病並不一定要借重藥物來治療,"例如下痢拉肚子時。只要在飲食和牛奶等的餵食上作調整,讓腸胃多休息,就可以不藥而癒了。那麼,什麼樣的病才需吃藥呢?這也很難一概而論,最好是由醫師決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張,或甚至要求醫師一定要訂針、開藥。
如果孩子生病必須服藥。父母除了要注意餵藥或讓孩子自己服藥的方法外。一般用藥的常識也絕不可疏忽。

孩子生病了要服藥。像是天經地義的事,很少有人花腦筋去想是不是非得如此不可,然而。生病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呢?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疾病並不一定要借重藥物來治療,例如下痢拉肚子時,只要在飲食和牛奶等的餵食上作調整,讓腸胃多休息,就可以不藥而癒了。那麼,什麼樣的病才需吃藥呢?這也很難一概而論,最好是由醫師決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張,或甚至要求醫師一定要打針、開藥。

如果孩子生病必須服藥。父母除了要注意餵藥或讓孩子自己服藥的方法外,一般用藥的常識也絕不可疏忽。

1.不要任意給孩子吃成藥:因為成藥的成分及主治效果是一成不變的。無法對症下藥。例如:一般治感冒的成藥多半同時含有治咳和退燒的成分,如果孩子只有咳嗽現象、服用了成藥之後,就吃到了原來不需要的退燒成分,這樣一來,不但不能針對症狀治療,還可能影響孩子的健康。

2.不能擅作主張把劑量增加或減少:因為劑量是依每一個人的體重、年齡、性別、給藥方法、排泄率及藥物的作用等條件而配方的,不可隨便更改,以免失去適當的藥效。

3.要照處方的指示正確服藥:例如藥水、糖漿用前要搖勻;藥物宜避光並放在陰涼處,夏天時,藥水易變質,不宜存放太久等。

4.服藥時間要正確:按照醫師指定的時間睡前、飯後、兩餐間服用或需要時服用(平常可以不吃,有必要時才服用的。如退燒藥)

5.藥物有標籤脫落、藥物變色、溶液產生沉澱或混濁有雜質等情形時,應將藥物拋棄。

6.藥物應放在高處,避免孩子誤食而引起意外傷害。

7.餵藥時不可過於強迫,須小心避免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梗塞。

8.餵藥方式:目前小兒科的藥粉、藥水都已盡量製成小孩能接受的口味,但無論口味多好的藥,有些反抗心較強的小孩仍是會拒吃,當然有些藥的味道確實是不太好。對於較大的小孩,能夠與他溝通或鼓勵他讓他自動自發吃藥是最好,如果藥真是大苦了,加點果糖水一起吃也無妨。

對於一些始終排斥吃藥的小孩,不妨將藥偷偷加到飲料內,讓其不知不覺地喝下去。對於更小的嬰幼兒,家長可把藥水或藥粉放在空奶瓶內,加點水讓寶寶吸允;有些藥可加在牛奶內讓寶寶喝完。有些藥則不適合加在牛奶內;有的寶寶會因此連牛奶也一起拒吃。

另外,市面上的餵藥器也可嘗試,有的效果還不錯。總之,餵藥的方法很多。但每個寶寶吃藥的態度也不一。選一種寶寶最能接受的餵藥方式讓他將藥吃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每位醫師在「小孩給藥」的問題上所負的責任是很大的,有沒有必要給藥,醫師的態度應該非常謹慎。父母千萬不要因此而懷疑醫師的判斷,也不要堅持讓孩子服藥,或任意購買成藥給孩子服用。而當孩子不得不服藥時,父母必須具有一般用藥的常識和餵藥的技巧,再佐以充分的愛心和耐心,讓孩子的不舒適減至最低並早日恢復健康。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