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拿「比較孩子」當話題!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逢年過節時,難得可以和年齡相近的堂(表)兄弟姊妹一起大玩特玩,對孩子而言,也是練習分享與發展友伴關係的好機會。不過,當大人開啟「比較迴圈」時,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閒聊,會不會在無意間造成孩子心靈上的傷害?有方法可以避免類似話題一再出現、讓原本歡樂的親友聚會別老是以尷尬收場嗎?



我們都是這樣被「比」大的?

節日或家族聚會,是散居各地的親友歡欣團聚的時刻,也是爸媽向長輩展現孩子成長軌跡的好機會。不過,原本的溫馨分享常一不小心就變質成拿孩子做比較的時間。

「你家妹妹2歲還不太會講話喔?」「弟弟都3歲了還沒戒尿布?」「兄妹個性差好多,還是女生比較乖∼」各家的兄弟姊妹,從發展快慢、高矮胖瘦,到個性、外貌、學才藝多寡⋯⋯,全都成了親友間「超級比一比」的話題。為什麼大人總愛拿孩子作比較?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陳姣伶老師說,這與台灣的教育方式有關。

從求學開始,各種測驗、競賽不斷,從小到大都活在與同儕競爭的氛圍中,念書比成績、工作比成就,當婚後有了孩子,自然也逃不過被比較的命運。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親友平常較少聯絡,缺乏共通話題,逢年過節齊聚一堂時,自然便將聊天焦點都集中在眼前的孩子們身上。

「 比較」看似無傷大雅,實已造成孩子的傷害
孩子具有情境推論與線索推論的能力,對於自我及外在的看法,是藉由觀察、模仿、綜合各種經驗感受整理得來的,只是0∼3歲的小小孩尚無法細膩分辨各種情緒表達的不同,因此,會藉由觀察表情、肢體語言、反應,運用原先建構的經驗來解釋大人的言行舉止。所以,往往大人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孩子的理解卻可能不同。
 
當孩子聽不懂大人的談話內容時,可能會感到疑慮、不安,較敏感的孩子感受到眾人視線集中在自己身上,會自行判斷大家在談論自己,或覺得自己和爸媽間的小秘密被公開了、親友在嘲笑他(其實也許是在誇獎他);等孩子年紀漸長,可能變得不願與父母分享秘密,或因此討厭回親戚家,變得較退縮、不理人。

3歲以上的孩子,已能逐漸明白大人的談話內容,當大人們對於「以比較孩子為樂」的聊天內容不以為意時,可能已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孩子的壓力與負面自我評價。陳姣伶老師提到,常被爸媽拿來與其他孩子作比較,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會視孩子的天生氣質而定,以下為各種可能的負面影響面向:

傷害1. 打擊自信、造成自信心低落
個性較大而化之的孩子,有可能會對這些言語置之不理;企圖心較強的孩子則可能會奮發向上,希望有天讓人刮目相看;但若是個性較內向的孩子,加上平常表現較不起眼,遇到被比較時反而會更加自卑、自信心愈趨低落,覺得在親友間抬不起頭,小時候會傾向躲在角落、隱藏自己,長大後則可能因害怕而逃避親友間的聚會。

傷害2. 造成孩子間的紛爭、破壞手足感情
天生氣質較活潑外向、各方面表現皆傑出的孩子,也許對於被比較感到無所謂,但在大人們的無心言談中,難免不自覺地帶給其他孩子壓力,可能因此被孤立或疏遠,影響與同輩孩子間的情誼;而自己小小心靈也會萌生「不能表現差」的心理壓力、怕有一天成為被嘲笑的對象。

而同輩或手足之間表現較不出色的孩子,則會因大人的比較而討厭表現好的孩子,造成手足關係緊張或彆扭;有時為了自我防衛,甚至會欺負或攻擊其他孩子來保護自己,或是結盟起來欺負表現好的孩子、故意不跟他玩。

傷害3. 凡事都想贏、增加親子關係緊張
在一旁聆聽大人高談闊論的孩子,似懂非懂間,可能誤以為只有自己表現符合期待時才會被喜歡,變得習慣壓抑自己的真實情緒或反應,導致在大人面前裝乖巧、私底下卻另一個樣;或是讓孩子養成凡事都要爭贏、不能輸的扭曲心態。也有些孩子可能會為了達到大人們的期望而不擇手段,極度渴求認同而迷失了自我。

此外,總是被爸媽拿來作比較,會讓孩子不想跟你分享他的進步及內心世界;而當孩子感覺自己的努力不被肯定,也會降低他對爸媽的信任感、造成關係緊張。

學習欣賞孩子的優點、別執著比出高下
每個孩子都具備不同的先天氣質,即使親手足也是截然不同的個體,加上成長環境等後天因素,在發展快慢等成長表現上自然各自擁有不同的節奏,本就毋須比較。

面對不同的孩子,爸媽應根據他們各自的優勢,幫孩子找到並培養自己的興趣,從小鼓勵他們順性發展;即使要比較,也應是讓孩子跟過往的表現作比較、和自己競爭,期許孩子一年比一年進步就好,讓孩子能循序漸進地快樂成長。

爸媽若希望孩子們長大後能相互扶持、維持好感情且常連絡,就應避免以無謂的比較撕裂彼此的情感。面對親友間無意的比較或有意的較勁,爸媽該怎麼回應呢?陳姣伶老師提供以下幾個建議:

策略1. 「只是不同、不是落後」:委婉轉移話題
大人們愛比較的通常都是發展快慢等外在表現(如:走路、說話、身高、體重),較少注意孩子的個性特質。建議爸媽在分享時可從孩子的天生氣質角度來分析,由於氣質不同,呈現出孩子外顯行為的不同特徵,並沒有所謂好壞之分,只是對事情擁有不同判斷,與人互動的方式也不同而已,例如:孩子個性慢熱其實是謀定而後動、個子不高但可能動作靈活。當親友提及孩子表現不好的地方時,爸媽可從另一個角度解釋,或列舉孩子的其他優點及特殊才能,委婉轉移比較話題,別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話題一直在表面的比較上打轉。

策略2. 以分享取代比較,交流育兒經驗
現代爸媽生得少、育兒經驗相對缺乏,碰上教養問題時難免手足無措。遇到親友團聚的場合,不妨視為向育兒場上的前輩們討教的好機會。爸媽可提出自己遇到的發展困境或擔心的問題,誠心向其他親友請教;也許親友們正好遇過類似狀況,便能提供經驗談或新的切入角度、幫忙找出解決方式。大家若能針對不同特質的孩子分享教養建議,以經驗交流取代比較,相信也會讓親友間更能敞開心胸互相請益,日後有困難還能彼此支援,一舉數得。

策略3. 邀孩子們一起合作或遊戲、完成共同目標
想讓親友長輩都能分享孩子的成長喜悅,來段團圓飯後的餘興節目,例如:說故事、唱首歌、展示孩子的塗鴉作品,都是不錯的方式。另外,若能找一件讓所有孩子們合力完成的工作,或是可讓多人共玩、學習輪流與等待的遊戲(如:桌遊),還有像是一起畫卡片給祖父母、在大人帶領下合力做飯後甜點、運用現成的道具表演打擊樂器秀、合拍拜年影片等,也是不錯的方式。

這些活動或遊戲不涉及個人成就與表現,過程中能讓孩子們共同討論、學習各司其職與解決問題,組織力強的當領袖,配合度高的則當助手;小小孩會唱跳、大孩子敲打樂器⋯⋯,孩子們可以在團體合作中各自發揮所長、互相學習,最後一起展現與分享完成的作品、接受大人們的鼓勵,還可藉此凝聚孩子們的感情、製造更多互動與交流的機會。

最新觀點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