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娃娃與玩具槍的戰爭

  孩子如何產生性別角色的概念呢?他們如何分辨男生與女生特徵的不同呢?男孩天生就知道自己是玩槍,女孩天生就喜歡玩辦家家酒嗎?家長面對這個議題,可以採取怎麼樣的教育方式呢?

  芮貝卡今年三歲,生長在一個雙薪家庭中,她的母親很少踏入廚房,因此家中的「民生大事」總是由父親一手包辦。但是當她扮家家酒的娃娃家到了晚餐的時候,她總是把她的媽咪娃娃放在廚房工作。
  
  喬治是一個四歲的小男孩,雙親都是厭戰主義者,因此從不曾教他說「槍」這個字,更不用說替他買什麼戰爭玩具了。但是喬治卻自己學會說「開槍」這兩個字,在公園玩時,他會拾起地上的小樹枝,假想成是他的槍,並自得其樂地揮舞著。

男女真的天生有別?
  男女真的天生有別嗎?嬰兒是不是一生下來就註定了是溫和的守護神,或是可怕的戰爭製造者呢?文化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早到什麼程度?大到何種地步?這些都是現今社會迫切想知道的。
  
  生物學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及社會學家們已經花了一世紀多的時間,設法解開性別差異的密碼。在二十世紀初期,許多科學家都相信頭腦的大小與個人的智力成正比。而一般來說,通常男性的頭腦大於女性,所以當時的觀念認為這是男性之所以在文學、藝術及科學上勝過女性的原因。但過了不久,這項假設就被推翻了。因為有一位女研究生著手於一項研究,比較一群男科學家與女大學生頭蓋骨容量的大小。結果發現有幾位女學生的頭蓋骨容量大過男科學家,而其中擁有最小頭蓋骨的人,竟是一位相當有名的男科學家。
  
  近幾十年來,性別研究在美國已發展成一門相當複雜的學科,而且各派說法分歧,不一而足。雖說如此,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男女兩性相同的部分要比相異的部分多,而且同性別之間的個別差異多於兩性間的差異。
  
  長久以來,大家幾乎都認定:打從還在娘胎開始,男孩就比女孩好動。但是事實上,這種差別在學前兒童期起才比較明顯,曾有專家說:「說句實在話,假如把一百個兩歲大的孩子都剪相同的髮型,再讓他們穿上相同的衣服,我敢打睹,一定沒有多少人能分辨出他們的真正性別。」因為男孩和女孩在這個年紀時,實在沒什麼太大的差異。他們一樣地活潑,一樣地吵鬧。
  
  然而到了四、五歲左右,男孩和女孩就已經開始楚河漢界地出現性別差異了。這可使那些奮力想打破傳統性別角色的父母氣餒不已。而不論父母如何誘導,孩子還是相當執著於傳統的角色定位。這種堅持可能是受到無所不在的電視、書本、幼兒園或是同伴的影響。所以,男孩玩小汽車、踢足球、用水槍瞄準客人,並大叫「你死定了」;而女孩則玩洋娃娃、跳房子並幫助母親做家事。
  
  因此,有專家指出:槍是男孩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玩具。而玩具槍本身不一定要酷似真槍,有時一隻硬紙板剪的槍也可能成為小男孩的「最愛」。因為藉著玩具槍,男孩可進入他的幻想世界,想像他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而在另一方面,女孩也有她們的幻想世界,她們利用自己特殊的「社交手腕」--人際關係,使別的孩子產生挫折感(如拉攏朋友聯合抵制另一個人),而滿足她幻想中主宰者的角色。
  
  一旦女孩意識到自己是「女的」,男生知道他是「男的」後,性別間的差異就越來越大了。而以生物學為基礎的「性別差異論」,一直都是一項相當具爭議性的話題。「性別差異論」的重點在於男性及女性的頭腦、身體在發展上是不一樣的,因為二者體內的性荷爾蒙,特別是睪丸素的數量不同。曾有科學家以初生的老鼠做實驗,結果發現當以睪丸素刺激新生老鼠的腦細胞時,老鼠的腦細胞會產生形體的改變。而科學家們對實驗的結果亦是爭論不休,因為動物和人類的相似度到底到什麼地步,沒人敢下定論。

從父母身上尋求角色定位
  研究兒童長達三十五年之久的哈佛教授卡根曾指出:女孩大約在五至十歲左右,就已經很清楚一件事--她們總有一天會生孩子,並且成為母親。因此女孩會從自己母親的身上找尋自己的定位,並且以母親為模仿對象。而在另一方面,男孩則以父親為模仿對象,並從父親的身上尋求男性的定位。
  
  而父母管教幼兒的態度也往往影響孩子日後的行為。曾有專家發現:母親在處理男孩及女孩的相同「惡行」時,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舉例來說吧,當一個小女孩咬了她的玩伴,並搶走他的玩具時,母親可能會耐心向她解釋咬人和搶別人的東西都是不好的行為,但若一個小男孩犯了相同的「惡行」,他的母親很可能立刻就把他帶開,並且不加解釋就處罰他。

  多年來,心理學家已經發現:男孩受罰的次數大於女孩,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這是男孩較常惹父母生氣的緣故。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美國國立精神衛生中心指出:通常父母在孩子還未做出任何舉動前,早有一套「成見」。就以說話為例吧,父親在對兒子說話時較常用命令的句型,如:把那個東西拿過來。而母親對女兒說話時則多用祈使句,如:請把東西拿過來,好嗎?因此,在較大的孩子間,男孩說話的口吻較具威脅性、命令性及支配性;而女孩的語氣則顯得較溫和,並且較容易和別人溝通。

天才老爹建立孩子良好性別角色觀
  在美國,根據統計家中的男主人若是積極參與子女教育的工作,那麼在這個家中不論是男孩或女孩對性別角色均有較健康的看法。耶魯大學的普魯茲教授曾以十六個家庭為對象,做了一個長達八年的研究。在當時這些孩子的年紀都在零至二歲之間,父親的主要工作是照顧孩子,而母親則外出工作。經過了八年的追蹤觀察,普魯茲教授發現:在實驗的起初幾年間,這群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並沒什麼兩樣。但當他們四、五歲進了幼稚園後,就和其他的孩子有些不同。
  
  一般在這個年紀的小男孩大多會待在積木角,死也不肯到娃娃家去玩;而小女孩則多待在娃娃家。但是這十六個家庭的孩子,不論是男生或是女生,均能在娃娃家或是積木角玩得不亦樂乎。此外,普魯特教授也指出:這些小男孩相當自負他們能夠照顧弟弟妹妹,他們並不認為照顧孩子是女人的工作,而將它看成一件「人」的工作。而這些小女生們對外界,特別是他們母親的工作場所感到興趣,並認同母親的工作且引以為榮。
  
  普魯特教授的本意並非鼓勵父親辭去工作,待在家裏當「家庭主夫」,或是父親比母親更適合照顧孩子;而是認為一對雙方都盡責參與育兒的雙親遠比只有雙親之一照顧孩子好。因為在現代的家庭裏,尤其是雙薪家庭中,父親和子女相處的時間僅及母親的三分之一。在這種情形下,孩子很自然地就會認為母親比較關心自己,或是照顧孩子是母親一個人的責任。

孩子是「親密關係」的專家
  普魯特預測,一個盡親職的父親會和子女同蒙其利,因為許多男人只懂得人際間的競爭關係,而不懂得人與人間的親密關係,而孩子卻正是「親密關係」的專家。太太們在丈夫參與育兒之後,會發現丈夫比以前隨和得多。
  
  親愛的父母親們,當你們煩惱為什麼兒子老愛作弄妹妹,或是女兒老愛告狀時,請您靜下心來分析一下自己家庭生活的結構。科學家們可能會為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繼續爭論不休,但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的下一代會學會如何去品味兩性間的和諧關係。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